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六百八十四章 心态各异的使者们(3/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仅仅能让鬼推磨,就算是磨推鬼都行!

    何况,还有着旨意在!

    于是,杨文怀当即表示愿意在族谱上增加一笔,将这西南播州杨氏加入他家的谱系。

    然后,官家还特意抽空,帮他们改了bug——从杨延郎之后,变成了杨文广的后人。

    故事逻辑性也得到了修改。

    变成了一个美丽的故事——皇佑中,杨文广随狄青南征,过播州,与播州刺史杨昭独女坠入爱河,两人珠胎暗结……

    奈何杨文广并不知道此事,南征胜利后,回到汴京,并从此与播州失去联系。

    而留在播州的杨昭独女,一个人在播州默默生下了儿子,并为之取名贵迁。

    于是,如今的播州杨家家主杨光震就成为杨文广之孙,杨文怀之侄,可谓是皆大欢喜。

    礼部和鸿胪寺,也都是长吁一口气。

    可能的外交纠纷,现在变成了合家欢的大团圆剧本。

    就是有个问题,杨光震只有一个儿子,名叫杨文广。

    他得改名了!

    恰好,这一次杨文广就在使团中,官家知道此事后,干脆好事做到底,直接赐名:宗保。

    此刻,被赐名杨宗保的西南播州土司世子,在交趾国使团旁边的回廊里,看着交趾人的浮夸表演。

    年轻的土司之子,撇了撇嘴:“我听说,去年交趾还曾作乱,引得朝廷震怒,遣执政南征,如今又如此谄媚,这前倨后恭,实在令人发笑,也实在叫人警惕啊!”

    “依我看,交趾将来,还可能继续做乱!”

    “我为皇宋忠臣之后,名将之孙,当为国尽忠,以备将来交趾之乱才是!”

    他现在已完全把自己当成了太原杨家之后,鼎鼎大名的杨家将一员。

    屁股是完全坐在了大宋立场上。

    没办法,谁叫大宋给播州杨家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呢?

    天子不仅仅亲自降诏,为他家正名——西南诸蕃,素来重贵人。

    杨氏既正名为杨业之后,杨文广之苗裔。

    这对杨家在当地的统治,有着莫大好处。

    此外,天子还亲自册封他家。

    以播州刺史、充遵义军防御使,世袭罔替!

    于是,赐给官印、袍服,授给印信。

    对杨家来说,这是天恩浩荡。

    已经足够杨家为汴京官家卖命了!

    何况,汴京的赵官家,对土司是真的好!

    这次杨家之所以跟着五姓蕃入朝,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看到了榜样——思州田家,因为给赵官家卖命,得到的好处叫整个西南诸蕃震动。

    田家直接在交州开了两个分基地——田仕儒的次子、幼子,分别受封于交趾门州、广源州,以北门州都巡检、南广源巡检使的名义,得到了一片土地,而且是世袭罔替的土地!

    除此之外,思州本家,也得到了重赏!

    田士儒因战功受封思州观察使、思州义勇军都指挥使兼思州知州,并进拜为思州开国公,加食邑两千户,食实封四百户。

    更特旨允许思州商货,可以免过税,行销于广南西路、广南东路。

    这实在是叫人眼热!

    一战下来,田家里子、面子全都拉满!

    关键,根据各家的情报,田士儒随军征讨交趾,压根就没打过什么困难的仗,损失不过数百而已。

    所以,西南诸蕃,现在都纷纷表示——我也可以爱大宋,我也可以出兵为官家作战!

    愿意给大宋自带干粮卖命。

    这也是时代特色了。

    不要看大宋,并非是汉唐那样的大一统的王朝。

    可大宋却得到了周围少数民族以及儒家文化圈内的认可。

    在无数人眼中,大宋是正统,是文明的象征,是地上天国。

    没办法,汉唐留下的遗产,太丰厚了。

    丰厚到近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与其他各国使者不同。

    吐蕃贺使苏南党征,多少有些心不在焉。

    这主要是因为,他在入朝的路上,被熙河的赵卨,带着朝拜了在抹邦山上的资圣禅院,并供奉了酥油、黄金、白银等贡品,还听过了那位普济怀恩法师的讲法。

    不得不说,智缘的嘴巴,确实是厉-->>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