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六百八十四章 心态各异的使者们(2/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七侗之地,同时,将交趾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侬智会一家,调回内郡安置。

    这对交趾北方的地方豪族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在侬智会父子被调离后,北方豪族首领们,渐渐对升龙府归心。

    交趾对其北方的统治,开始稳固。

    好在,如今一切已逆转。

    侬智会回到了他的祖地广源州,还被赵煦赐姓为:农,成为了交州北方八州的头面人物。北方诸州的豪族首领们,也如愿以偿的拿到了大宋敕封的官职、爵位。

    此番,黎文盛奉命出使朝觐,路过北方八州之土。

    所见所闻让他触目惊心。

    他见到了,那些被地方豪族首领,吊死在城门口、寨门口的交趾读书人风干的头颅。

    也看到了那些被砸毁、抹去的交趾王国时代的石刻、石碑残骸。

    北方诸州的豪族们,已经行动证明了他们对汴京的忠心。

    有这些交了投名状的人在,就算宋庭不派一兵一卒,这些受汴京册封,世袭罔替,永镇一方的豪族,也会带着他们的侗丁与兵马,为汴京的赵官家,守住富良江,守住这八州之土

    不对!

    若汴京方面,放开限制,这些土司、豪族,甚至可能打过富良江,将交趾灭亡。

    为什么?

    因为当地的土官、豪族,其实就是一个個小型的唐代藩镇。

    而且他们属于是第一代创业者。

    无论是进取心还是开拓精神、冒险精神都非常旺盛!

    黎文盛在门州的时候,就听说,北方诸州的豪族们,如今都在响应宋庭右江安抚使的号召,各家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正在北方的沿海地区,勘探、寻找良港。

    准备在明年,建设一个海港,以对接来自宋庭广南东路、两浙路甚至福建路的海商。

    同时也方便,八州的商品出口。

    在这种情况下,黎文盛的浮夸表演,就很自然了。

    他和他背后的交趾小朝廷,是真的被打怕了。

    同时,如今的交趾国,对大宋的依赖也非常深。

    ……

    交趾使团旁边,礼部安排的是来自西南蕃的使者们。

    今年,西南诸蕃首领,多了一个入贡成员——播州的杨家。

    这是杨家第一次入贡汴京。

    而且,杨家人这次入贡,打的旗号,叫人炫目——

    其家主杨光震,在给大宋礼部的上表中,一开始就自述其身世:臣,光震,本太原杨氏后也,高祖业,为皇宋故中书令、赠太师……臣父贵迁,为皇宋故莫州刺史、充本州防御使延郎孙……大宋庆历中,侬智高为乱,狄武襄公受命南征,延郎随军出征,过播州,与播州杨昭通族谱,因昭无子,延郎以其子广充过继,广充生臣父贵迁,贵迁生臣……

    直接攀附上了,在大宋民间有着莫大影响力的杨家将。

    还摆出了族谱,一副非常认真,完全可以考证的样子。

    但无论是礼部还是鸿胪寺,看了杨光震的自述后,都是一脸懵逼。

    因为啊,虽然杨延郎确实存在。

    但,狄青南征的时候,杨延郎并未从军——因为当时他已经死了数十年了。

    所以,一个死了数十年的死人,怎么把自己的儿子过继过播州杨昭,还和杨昭通族谱?

    其次呢,杨延郎并非是杨业的四世孙,而是杨业之子。

    所以,这完全就是攀附!

    但礼部拿他们也没办法!

    嘴巴长在他们身上,还不是只能任由他们自己说?

    而且,人家是贡使,远来是客,不好当面打脸。

    万一惹出外交纠纷来,甚至生出边畔,那朝廷震怒,板子打下来,礼部的人可受不起,只能捏着鼻子,当做没看见,只是略有尴尬。

    不过很快,礼部的尴尬就被解决了。

    因为官家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听说了这个事情,于是一道旨意降下,让杨文广之子杨文怀认下了这门亲戚。

    杨氏将门,自杨文广后,就已经衰败,杨文广诸子都只是因父荫在京担任小官罢了。

    面对这种天子旨意,那里敢不从?

    何况,播州杨家,确实有钱!

    见面当天,杨家使者就代表杨光震,给杨文怀送上了厚礼。

    在汴京城,有钱不-->>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