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 第五百五十五章.熊王 悬羊(1/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重生在1986年第五百五十五章.熊王悬羊大熊霸,即棕熊.

  比起黑熊,棕熊的体型更大。

  成年的黑熊,哪怕在秋天抓膘的时候,也鲜有能达到五百斤的。

  可棕熊,能达到五百斤的,就太多了。

  在东北,据说曾有抓秋膘抓到一千五百斤的棕熊。

  俗话说身大力不亏。

  黑熊再猛,在棕熊面前也不值一提,甚至只要二者相遇,棕熊就会试图将黑熊猎杀。

  这是一种很奇怪现象。

  要知道,不管是棕熊,还是黑熊,它们有领地,但不会有领地防御意识。

  也就是说,当一只棕熊踏入另一只棕熊的领地时,领地遭受侵犯的棕熊不会去驱赶对方。

  但是,只要棕熊闻着黑熊的气味,就会前去追杀黑熊。

  也正是这种强弱差距,使两种熊的活动范围有了区别。

  按赵军他家当地的打围说法,棕熊一般待在高山脚,多在乱石塘、石塘带附近活动。

  而黑熊,一般在下山脚,尤其是秋天的时候,多在簸箕崴子里撸圆枣子吃。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棕熊,都有资格被称为熊霸。

  一般得是体重超过八百的棕熊,跑山人才尊其为熊霸。而大熊霸,那就是过千斤的棕熊了。

  眼下是秋天,东北的野生动物,不论大小,在这个时候,都得抓瞟,积攒脂肪以度严冬。

  而这时候的棕熊,每天都要吃下四五十斤的食物,一个秋天,它们需要积攒一百多斤的脂肪。

  所以,陶飞口中一千二三百斤的棕熊,刨除夸张的成分和抓腰,也称得上是大熊霸了!

  这样的大家伙,不是轻易照量的。

  赵军家的狗帮,不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来说,岭南、岭西两省,怕是也找不出来一帮这样的猎狗了。

  但只靠它们,磕不下一头过千斤的棕熊。

  都说: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

  狗围,是猎狗以血肉之躯对战猛兽之爪牙。

  这里面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了!

  这帮狗,今天能磕下来四百斤的野猪,明天遇到三百斤的炮卵子,就未必能干得过。

  孤猪难斗,打狗围的人,很少有专门去围大孤个子猪的。

  因为这样太容易伤狗了。

  一般狗围这样的大货,都是狭路相逢,也就是凑巧碰上了。

  毕竟就算再厉害的大头狗,香头再好,也闻不出猎物的大小。

  大多都是头狗一走一过,闻着气味就招呼同伴开干。

  再有一种情况,就是这些大家伙伤人性命,有单位悬赏狩猎。

  但只要是奔着大货去,就得有狗挑帮的心理准备。

  狗挑帮,就意味着这帮狗都不属于自己了。像之前徐长林卖狗,直接告诉来买狗的人,他那三条狗挑帮卖,不单出。

  而狗在打围中挑帮,意味着这帮狗哪怕不死绝,但也差不多了。

  最起码,大头狗或头狗肯定不在了。

  而一帮成熟的围狗,只要头狗一去,哪怕其它的狗都在。如果不能有头狗补充进来,那其它的狗也快。

  孤猪尚且如此,那过千斤的大熊霸呢

  蹲仓子是另一码事,可出仓子的大熊霸,那是山林之王!

  东北虎碰上这么大的家伙,也得躲得远远的。

  所以,一听陶飞说有大熊霸,还一千二三百斤,赵军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

  这么大的棕熊,往那儿一坐,都跟小山似的。大熊掌一拍,狗要挨上,就听天由命了。

  这

  年头,山里野猪、黑熊都厚,去哪儿打熊胆不好啊非硬磕大熊霸,那不是傻么?

  想到此处,赵军直接摇头道:

  陶飞一怔,忙对赵军说:

  赵军闻言,微微摇头,皱眉斜眼看着陶飞,说:

  要不是了解陶飞这个人,赵军都得怀疑这小子是不是要坑自己。

  陶飞一脸惊讶,此时的他比赵军还着急,只道:

  说到此处,陶飞看到旁边的老李头,便对其说∶

  因为陶福林的缘故,李文才和陶家的关系非常好,他看陶飞的眼神都带着慈爱,所以他拿话替陶飞往回圆,也在告诉赵军,这孩子不懂跑山的事儿,你别见怪。

  李文才虽也不打围,但他岁数在这儿摆着,要说吃的盐比陶飞吃的米多,那是夸张。但就山里这些事,他懂得肯定比陶飞多多了。

  就说那熊胆,同样克重的黑熊胆,就要比棕熊胆值钱。棕熊胆,全仗一个大,但卖钱的时候,却不一定能卖过比它小-->>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