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 又一叶之下(时隔九年重发看能不能发出来)(3/11)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我很感激。

  那天在包房里,我拼命地找齐秦的一首歌,我忘了名字,但记得歌词。

  总算在唱完三张专辑后,那首歌的调子响了起来。

  我像拿着手榴弹一样拿着麦克,左手抚胸,深情款款,运气憋出那股瓷盘打碎般的瓷性嗓音,认真的唱着:

  你的近况,陆续从朋友口中传到我耳畔,我拿什么条件能够将你遗忘,除非我们……多想不去想,夜夜偏又想……

  一曲唱罢,我把自己感动的唏嘘不已。

  回头看她,仍是满脸带笑,脸上尽是鼓励的神色。

  只是她的手帕还放在桌上,有些湿了。

  据她后来说,那天晚上,她家里开了个家庭大会,着重研究了一下她的交友问题。当她老爸把下午看到的情况说出来后,大家的反应各不相同。她哥哥先是准备提拳头来寻我,待后来想清楚自己妹妹已经二十出头了,又准备提瓶酒来寻我。她的老奶奶则很是激动,要请我去她家吃饭。她妈则在傻笑。

  听她说完后,我放声大笑,然后很无辜地问道:“真的要去吗?”

  她瞪了我一眼,说我想的美。

  其实我以为这是很痛苦的事。

  她又说已经解释清楚了,我只是她的好朋友,不过为了让她家人放心,便给我这个混混儿安排了个工作,一个异常恶心的工作:网络作家。

  我虽然早就是坐家了,但为了替她圆谎,便写了首五十一个字的诗,放到了某家网站上,然后不停地点击再alt加F4。

  不到数天,便有些不长眼睛的人奋勇跟进,居然挤进了排行榜的前十名。

  她拍拍我的头说,小伙子挺聪明的。

  我靠。

  于是我佯狂,靠在她的肩上。

  在以后的那十来天里,我经常带她到一中江边的那道斜坡上去,就是以前上学时我经常和何伟抽烟的那个地儿。

  她撑着额头看着我抽烟的英姿,问:“你在想什么呢?”

  我深吸一口烟,呲牙裂嘴地把白气吐出来,回味半晌,并不答话。

  她越看越入神。

  我有些受不了,说:“我这是在冒充孤独,模仿绝望。”

  她眼睛一下亮了,兴奋道:“嘿,真没想到你这么个人也能说出这么好玩的话来。”

  我扁扁嘴以示不屑,但想了想后,又解释道:“这两句词我在发的每个帖子里都要用一遍的。”我把手一摊,笑道:“不过这是个盗版。那还是上初中的时候,在报纸上看到的。好象是一个铁路系统的文青写的。”

  “嘁!”她颇为失望,“什么都说的这么白,多没意思。”

  我抠抠头说:“跟你第一次见面就说过,我这人最大的好处就是诚恳了。”

  她纠正道:“是木讷。”

  我不服气她的说法,告诉她,我有时候一天会遇见五个问路的,而且其中三个还都没带车钱。这说明我的样貌,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可信。

  她又纠正道:“那叫易骗。”

  我扭过头去,三分钟不找她说话。

  由于我们通电话太勤了些,自然家里也发现了一些异常。比如老姐总在埋怨现在很少吃到我炒的苦瓜了。

  于是我在家里开始被一群姑婆们追问。逼不得已,我以人格起誓,说绝对没谈恋爱。

  结果发现,我的人格似乎有些卑下不可信。于是我改用我父亲的人格起誓,这才逃离了她们的包围。

  有时想起来,会发现小眉同志的确是一个不错的玩伴,或者说朋友。

  她不蹦迪,不上网聊天,不看电影,喜欢看席娟,看言情烂碟,看武侠小说,的确和我搭配的挺好。

  而且我们两人还都是那种极少见的弱智。

  记得有一天,家里来了亲戚,而她又约我出门,为了掌控我的行踪,老爸让姐夫哥把手机丢给我。姐夫很无辜地看了我一眼,我回他一白眼。

  然后逛到青少年宫的时候电话响了,

  然后我们俩人用了半个小时,也没搞清楚这手机是怎么用的。

  于是,只好散伙回家。

  顺便说句题外话,直到公元一九九七年,我才知道怎样打寻呼机,手机?更是没碰过的玩意。

  她虽然在这方面的弱智和我惊人地相像,但人却比我善良多了。

  这一点从我现在都不敢带她从解放路的天桥上过,就可见一斑。

  yc人都知道,那天桥上盛产乞丐。

  我告诉她,与其接济乞丐,还不如接济我。

  她皱皱眉说,怎么能把自己和乞丐相提并论呢?我想了想后,正色答道:“的确不应该,我现在的收入比他们还少。”

  她看着我,-->>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