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正文卷第六百七十七章西进慕容垂虽然大破龟兹,但并不意味着西域就此平定。

  除了近在咫尺的焉耆投降,其他诸国继续负隅顽抗。

  龟兹、狯胡、宿温等国的叛乱,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有长期的底层基础,从中原逃回西域的胡人同样仇恨着大梁。

  这年头没人愿意当孙子,当年汉朝派出的使者,没少干坑蒙拐骗之事。

  投笔从戎的傅介子,在宴席上杀了楼兰王,还提着人家的脑袋威胁: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

  还把楼兰改名为鄯善。

  何为鄯善?意思是以后要乖巧一些,与大汉为善……

  班超三十六人从鄯善一路砍到月氏,也是一言不合就杀人放火……

  如今华夏卷土重来,不彻底打服他们,他们凭什么低头?

  更何况商路利益如此之大,谁不眼红?

  很快,西域的战报再次送来,龟兹王帛纯以重金贿赂天山以南诸国,请求援军,诸国纷纷响应,凑出二十七万大军,号称五十万,浩浩荡荡来救援龟兹。

  天山以北的悦般国,也加入这场混战之战,派出三万骑兵南下。

  “胡人竟如此之多?”李跃看完战报,连连咋舌。

  算上豪强部曲、诸部义从,慕容垂手上一共也才五六万人马,胡人一下呼啦啦来了几十万人……

  “西域一城便是一国,国中男子皆习骑射,上马便是士卒,慕容都督杀伤太重,引起胡人们的仇恨,遂联合抗拒大梁。”刘应拱手道。

  “都来了也好,一锅烩了,免得一个个征讨,耗时耗力。”李跃无所谓道。

  梁国这么大疆域,这么多的人口,十几年下来,也就凑出十三万能征惯战的精锐。

  不是不想增多,而是十三万脱产的职业战士,加上家眷以及战马,每年耗费的钱粮是一个恐怖数字。

  不过战争单纯比较兵力没有意义。

  西域虽然富足,但二三十万的大军不是那么容易掏出来的。

  几十万人不可能都是装备精良的战士,而且这种联军,大多都是乌合之众。

  “姑臧已无事,久留无益,传令诸军,启程去敦煌。”西域即将大战,李跃实在闲不住。

  在姑臧待了快一个月,该接见的都接见了。

  好不容易来凉州一次,总要到处看看。

  敦煌是凉州的另一座军事重镇,还是经济特区,人文荟萃,经济繁荣,从汉武帝据两关、列四郡开始,便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

  不看看实在可惜了。

  “陛下不是在朝堂上陈诺止步于姑臧么?”卢青接话道。

  “你小子是他们的眼线吗?事急从权,朕去给前线将士壮壮声势,激励士气。”李跃笑骂道。

  手上还有一万步骑,说不定能派上些用场。

  “臣岂敢……”卢青连忙拱手。

  皇帝的命令自然无人敢拒绝,不过新的麻烦一同到来。

  诸部豪酋一听说李跃要西征,拖家带口的跟着,名义上是助一臂之力,实则混吃混喝。

  这些人到了战场不仅派不上任何用场,还会增加后勤压力。

  李跃自然婉拒了,要去可以,诸部豪酋可以跟着,他们手下的牧民就算了。

  安顿好一切,李跃带着一万步骑向西行进。

  八王之乱、永嘉之祸,中土沦为丘墟,但凉州还算安居乐业,张家前三代人治理有方,又吸收了大量中原人口,河西一片繁荣景象。

  南面阡陌纵横,北面牛羊成群。

  城池矗立在雪山绿水之间,成群的白鹭点缀在蓝天上,偶尔有鹘鹰急促掠过。

  此情此景,让人心胸为之一阔,追慕起华夏先贤的丰功伟绩起来。

  东方大地,基本所有沃土都被他们收入囊中。

  大军秋毫无犯,沿途城池百姓纷纷进奉牛羊、谷麦、布帛,李跃一概不受。

  武威、张掖、酒泉、敦煌。

  仅从这些旷古烁今的名字,李跃就能感受到汉朝的霸气和豪迈。

  因前方战事,大量辎重和民夫在敦煌集散,更显忙碌。

  城内也比其他城池多了一分异域风情。

  战争非但没有阻断商贸,反而吸引来更多的商贾,卖什么的都有,蒲陶酒、瓜果、香料,当然也少不了胡姬……

  不过最多的还是僧人,胡僧、汉僧都有,站在道旁,冲着李跃的仪仗双手合十。

  还没歇脚,龟兹的战报就送来了。

  贼军势大,慕容垂于龟兹城下结营固守,贼军这次也学聪明-->>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