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正文卷第两百四十四章风雪渤海郡之西,烟尘蔽日,黑云军鼓噪而进。

  一面面黑云赤旗屹立在风雪之中,鼓角终日不绝。

  斥候与骑兵奔散各地,将一封封杀气腾腾的军令射入各坞堡城池之中。

  “讨东大都督令,各地紧守城池,不得擅自出战,投降燕贼者,夷灭三族!”

  黑云军的到来,鼓舞了渤海抵抗燕军的地方势力,一路东进,每到一地,便有豪强们率百姓夹道相迎,颇有几分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架势。

  黑云军秋毫无犯,露宿于风雪之中,也没进入城池坞堡。

  北地苦胡人残暴久矣,能有一支纪律严明的本族大军支援,无疑给了很多人希望。

  支持拥护者越来越多。

  黑云军的名声就这么传荡在河北大地上。

  至于后勤,一部分来自崔家,一部分由周牵从黄河南岸运来,充足后勤是战力和士气的保障。

  对燕军而言,此战是远征,而对黑云军,几乎成了内线作战。

  渤海、平原、清河各地豪强也纷纷出兵来援,虽然只有四五千人,但颇为精锐,自带刀矛弓马和粮草,熟悉渤海地形。

  李跃将他们编入斥候营,渡过浮水,去袭扰燕军粮道。

  行军数日,堪堪赶到高城县。

  县令一见黑云军牙纛,问都不问,直接打开城门,纳黑云军而入。

  贾氏堡就在高城之北,天降大雪,慕容评两万大军为黑云军声势所震,不敢妄动。

  两边就这么对峙。

  渤海郡被一分为二,北面除了一座南皮还在抵抗,其他城池不是归降就是燕军攻破。

  两日之后,封奕大军从东北而下,与慕容评合军一处,五六万人马气势汹汹的冲高城而来,却并未进攻,而是在城外安营扎寨。

  不过此时,河北大地已经飘荡着鹅毛大雪。

  “燕军初来乍到,立足未稳,属下愿率一军击之!”魏山对燕军嚣张气焰忍耐多时。

  常炜道:“我军此来,立足于守,以拖待变,魏将军勇猛,然此战大可不必。”

  崔宏道:“慕容评沙场宿将,封奕阴险狡诈,必有防备。”

  李跃然其言,这一战只要守住就可以了。

  燕军连贾氏堡都攻不下,又怎么可能攻的下高城?

  大雪很快停息,阳光普照。

  北面燕军大营静卧在冰雪之上,不断有骑兵进进出出。

  一国的实力如何,从其士卒身上就可窥见一二,燕军高头大马,马背上的骑兵颇为雄壮,银白色的盔甲在冬日下熠熠生辉。

  来往进出的骑兵虽多,却并无丝毫慌乱之态。

  偶尔有几员燕将率百余骑抵近高城,龙腾虎跃,来去如风。

  “慕容评、封奕皆有大将之才。”李跃不得不感叹燕国人物鼎盛。

  与之相比,黑云军还处在生长期。

  这还只是慕容评、封奕,也不知道慕容恪、慕容垂是何等风采。

  “都督,慕容儁率五万步骑出章武郡,南下直奔我军而来!”张生野在背后轻声道。

  慕容儁的五万大军,再加上眼前的数万人马,黑云军将面对近十万的燕军。

  这便是燕国的底蕴。

  还不算鲁口的慕容垂、中山的慕容恪。

  “燕主慕容儁亲自南下,只怕渤海形势将变。”常炜眼中浮起一丝担忧之色。

  “邓桓当初能在鲁口挡住二十万燕军,慕容儁十万人马,又何惧哉!”李跃沉声道。

  打仗不是请客吃饭,一团和气,想轻松逼退巅峰期的燕军,肯定不会那么简单。

  一旁的崔宏道:“都督所言甚是,慕容儁大军南下,战线拉长,更有利于我军!”

  “骁骑营、黑云郎全部出城,渗透入北面河间、章武二郡之中,袭扰敌军粮道!”李跃当即下令。

  燕军近三成都是骑兵,一匹战马消耗的粮食是人的五倍。

  十万大军,三万骑兵,五六万的战马,每天粮草不是一个小数目。

  燕国此番南下二十万大军肯定有水分,但十万人马还是有的。

  “领命!”糜进、秦彪、高云等人喜上眉梢。

  三四日后,北面烟尘避空,一杆杆“燕”字大旗屹立在寒风之中,无数骑兵、步卒滚滚而来,无边无际。

  李跃扫了一眼身边众人,对这场场面已经习以为常,并无惧色。

  胆气在,士气就在。

  燕军入营垒之后,两边依旧静悄悄的,既没有发动攻城,也没人来耀武扬威。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