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统!

  透过那封信,赵昀彷佛能看到忽必烈从信封里走出来,雄壮、凶狠,更可怕的是眼神中还带着睿智……

  帝王气。

  当忽必烈的帝王气扑面而来,那句“天下归一”映入眼帘,赵昀不能不感到无比的恐惧。

  恐惧到从心底里泛起颤抖……

  ~~

  汉中,帅府。

  “不能小瞧忽必烈,也不能小瞧了赵昀,他们才是帝王。有些东西,只有坐在皇位的人能理解。”

  李瑕与韩祈安聊着聊着,忽然开口这般说了一句。

  他带着些自嘲的口吻,又道:“帝王气,我如今半点也无。”

  “阿郎有。”韩祈安应道。

  “不,我手下之人,谁能堂堂正正说出一个拥立我当皇帝的正大理由?”

  韩祈安沉吟片刻,道:“阿郎盖世英雄……”

  “并非所有英雄都能当皇帝。”李瑕道:“世间有英雄无数,为帝者几何?而为帝者,又有几人是英雄?”

  “开国为帝者皆可称英雄,历代不过数十人。至于……”

  韩祈安想了想,忽不知从何说起。

  李瑕道:“方才我问,待我归来可否求娶巧儿。先生答,该是巧儿侍奉我。我说,不是侍奉。但我却说不出那该是什么。”

  韩祈安道:“阿郎待巧儿之心意,我明白。”

  “不够。”

  李瑕自嘲一笑,道:“我若说‘以妻礼待她’,说不出口,因我已不能给到她妻子的名份。名份既不重要又重要,我想给她一个名份……”

  话到这里,李瑕沉默了一会,才开口说了一句。

  “我若开国称帝,封巧儿为贵妃。”

  韩祈安愣了一下,笑笑。

  李瑕也笑,问道:“有点太远了吧?”

  韩祈安抚须道:“我信阿郎能成,听了也欢喜。”

  “但还是觉得这话不真实?听起来有些傻气?先生说实话。”

  “有……些许。”

  “因为我实力不足,且毫无法统。”李瑕道,“开国建业,说来实是太远了,不真实。”

  “暂时而言。”

  “法统。”李瑕又念叨了一声。

  他一边沉思着,一边随口说着,很乱,这是他在思考的过程。

  也是他自我学习的过程。

  “依我如今理解,法统可比喻为‘底气’。一个人没了底气,做事情还能勉勉强强,但若万万人没了底气,便任何事都做不成。

  底气足,才有气魄。

  我平生自负,个人之底气有。

  个人之气魄,我亦自认为有。

  但个人气魄再足,永不可能成为帝王气。

  帝王气,当是万万人之气魄聚一人之身。

  我没有,远远没有。

  忽必烈有英雄气魄,也有帝王气;

  赵昀虽无英雄气魄,却有帝王气……先生莫摇头,且说,王坚将军是何等英雄气魄,这份气魄,他是给赵昀的,不是给我的。

  张珏亦有英雄气魄,如今亦是给赵昀的,不会给我。他与我交好,但远未到把他的气魄给我之时。

  为何?

  法统。

  我不屑赵昀之法统,因他的法统是从祖宗身上得来的,可世人信奉,我对此无可奈何。

  而我的法统将从何来?

  依旧是世人信奉,但并非信奉血脉,而该是信奉生存,乃至生活。

  我一直告诉将士们,收复汉中,从此锁住川蜀门户,使战火不再波及到他们的家园。

  我曾答应过汉中百姓,叁年免征田税。

  这都是为了让他们生存……因为他们太苦了。

  如今,我若举事,自立也好、降蒙也罢,朝廷必要攻来、蒙军必也要来。百姓的口粮必要被收走,或是我收、或是蒙人收走。

  百姓辛苦耕种来的粮草,他们从春耕盼到秋收,好不容易才盼到的一点点,就这么一点点休息、喘息的日子,毁了。

  是,他们每年都是这么过来的,但我承诺过要让他们休养叁年。

  那我的承诺算什么?

  ‘信’之一字先毁了,‘信奉’从何而来?

  我的法统,毁个干干净净。

  那,又何必立事?”

  ……

  韩祈安有些没听懂,但他知道,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李瑕自己一直在有所悟,有所得。

  ……

  “我想来-->>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