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 癸字卷 第五百五十三节 首开记录,羽翼渐丰(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数风流人物正文卷癸字卷第五百五十三节首开记录,羽翼渐丰冯紫英对登门而来的贾雨村满脸笑容,延手示意客人请进。

  贾雨村还有些疲倦之色,大概是因为连春假在路上奔波的缘故,但精神却是格外振奋。

  虽说是走运河水路,但是连日跋涉,到京之后就要拜会内阁阁老们,加上七部尚书和都察院的左右都御史,一个都不能少,一天都得要跑几处,自然没个清闲的时候。

  朝廷最终调整了安排,李邦华出任通政司通政使,而贾雨村则升任顺天府尹。

  皆大欢喜,李邦华终于能脱离顺天府尹这个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的重担,而贾雨村也是欣然受命。

  在他看来顺天府尹要比只负责上传下达润色修饰公文的通政使强得多,而他本人也更喜欢处理地方上这些具体的政务,这样让他感觉有成就感得多。

  而且顺天府可不比金陵府,就在朝廷眼皮子下边儿,样样事务都牵动朝廷神经,他初来乍到,还得要好生打理。

  而冯紫英这个前任顺天府丞,或者说就是,当初在顺天府干得极为出色,颇受朝廷诸公的好评,自然就是最好的。

  「雨村兄太客气了小弟不过就是在方相和齐师以及高大人征求我的意见时如实说明了此番南征能够迅速解决战事以及战事之后的局面稳定问题,金陵府首当其冲,居功至伟拣了雨村兄几个细节说了说罢了,准确的说,都是实话实说,也没有添油加醋,······"

  冯紫英和贾雨村把臂同行而入。

  没有选择花厅,而是直接到了原来贾政的书房。

  这里是冯紫英现在的外书房,与怡红院也就是现在静气书斋的内书房遥遥相对,也是冯紫英经常见客的地方。

  贾雨村也有些感慨。

  贾家如秋风扫落叶一般黯然落地,如果不是冯紫英的庇护,贾家的情况还要更糟糕。

  无数人都欲置贾家于死地,昔日有过仇怨的人都在背后使劲儿,但冯紫英纳了贾家女以及贾家姻亲之女为妾,实际上也就是绑定在了一起,算是帮了贾家承担了来自各方的压力。

  现在听说冯紫英还替贾家在明时坊寻了一处大宅安顿贾家人,还收了贾家子弟为学生,提携扶持他们读书,帮他们寻觅出路。

  从这一点来看,冯紫英做人还是非常厚道的。

  哪怕贾雨村自己就是薄情寡义之人,但并不代表他就不欣赏认同厚道人了。老君茶端了上来,气氛很融洽。

  贾雨村也讲了接替他担任金陵知府的崔呈秀。

  崔呈秀从大同知府调任金陵知府,看似平调,但是谁都知道金陵知府干上一人肯定升迁,而且稍有成绩就能连升两级,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无数人都觊觎这个位置。

  崔呈秀也花了不少心思才算是谋得这个位置,连冯紫英也都帮忙出了力。

  所以在崔呈秀去金陵接任时,冯紫英也和贾雨村打了招呼,让其和崔呈秀好生交接一些疑难杂症提前告知,免得崔呈秀吃暗亏。

  冯紫英关心地问道。

  贾雨村揉了揉额头,

  冯紫英笑着问,

  贾雨村看了一眼冯紫英,沉吟着道:

  看样子贾雨村也是做过一番了解的,府丞王洽是自己乡人,自己不算太熟,但王治和耿如杞十分熟稔,所以有这层渊源,关系还算不错。

  至于傅试那就不用说了,傅试和贾雨村本来也熟悉。

  冯紫英很爽快地应承下来。

  贾雨村想要尽快打开局面,首先就要把府丞王洽和治中傅试拉进靠拢,为己所用。

  他是初来乍到,如果没有王洽和傅试的支持,很多工作就不好开展了,这对有心在顺天府大干一场干出点儿实绩来的贾雨村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见冯紫英答应爽快,贾雨村心中也是一喜,

  冯紫英语气凝重。

  贾雨村一凛,略作思索就明白过来,吁了一口气:......

  贾雨村的亲自过府一拜,对冯紫英,对冯家,都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壮举。

  或许贾雨村和冯紫英二人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贾雨村的到来让冯紫英的身份地位都有了一个潜在的提升。

  要知道在贾雨村之前,尚未有一个重臣,也就是正三品的官员会亲自来冯紫英府上拜会,更多的都是四五品或者六七品的官员来府上。

  对于其他重臣来说,冯紫英资历委实太浅,更多的还是冯紫英登门去拜访他们。但这一次不一样。

  贾雨村已然是三品重臣,而且还是顺天府尹这个地位分量都不低的重臣。

  即便他没有冯紫英运作举荐,也一样是重臣,只不过是地位相对清贵-->>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