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佑明》 第八十三章 全国推行清丈田亩事(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文华殿。

  朱翊钧依旧在坚持着,于除视朝之外的每日早晨,在这里接受讲官们对儒家经典的讲读,也依旧会在讲读间隙,咨询张居正一些政务。

  “先生越发瘦了许多,当注意养身才是!”

  而这一天,朱翊钧在见到张居正时,因见张居正有黑眼圈,且人也的确瘦削了些,便先说了这么一句。

  张居正拱手道:“承蒙陛下挂念,臣会注意的。”

  朱翊钧点首:“朕从东厂那里,听到了民间关于进一步开海的不少声音,多有欢欣鼓舞之言,如今想来,进一步开海倒也不算尽不合民意。”

  说着,朱翊钧又道:“只是开海归开海,想要把开海之利变为官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海贸难免还是会被大族所垄断,而大族只怕也还是不会老老实实缴纳出海之税,只能说如今之开海,不过是口头上允许百姓出海而已,而百姓畏于海上盗寇,又畏于官吏盘剥,想必敢出海者,还是寥寥无几。”

  “陛下说的是,凡事难以一蹴而就。如今只是能让百姓知道,限制他们出海谋利的非是朝廷,便足够了。”

  张居正回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

  他知道,现在朝廷开海最多还是只能像当初开月港一样,增开的一处口岸只是每年增加一万多两的税收而已。

  而真正要想增加大量关税收入,还是得靠打击走私。

  但打击走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打击走私相当于真正的向势家豪右的根本利益动手,遇到的阻力肯定比现在只是允许百姓出海要大的多。

  而凡事只能一步一步的来。

  朱翊钧也没急着想要打击走私。

  他知道,现在大明朝廷的关键还是要继续推行清丈田亩于全国,通过清丈田亩增加的赋税来加强军队的训练和构建新的利益集团,而才能在将来打击走私,进一步增加关税收入。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

  事情要一步一步的做。

  对于朱翊钧而言,他还有的是时间,也不必担心将来没有机会去做。

  “正式于全国推行清丈田亩的户部题本批红没有?”

  文华殿的讲读结束后,朱翊钧回了乾清宫,于晴空朗照的殿外伫立着,且因想到清丈田亩的事,而问起张鲸来。

  张鲸回道:“回皇爷,已批红!”

  朱翊钧听后便没再言语。

  万历四年十二月,三九寒冬时。

  关于在全国推行清丈田亩事的诏旨,正式通过各路驿站急递到了各布政司。

  按照诏旨的要求,明年也就是万历五年开始,要在全国全面推行清丈田亩事。

  而因此,早已被安插各地担任抚按等要职的改革派官僚,在接到这样的诏旨后,皆开始磨拳擦掌起来,且都在等着万历五年的到来。

  毕竟,天子对于积极推行清丈田亩事的官员奖掖之重,他们也是看见了的,所以没谁不想借此机会进步。

  山西大同。

  大同巡抚贾应元在新年刚过,就立即吩咐人将巡按茹宗舜请来,商定清丈田亩的事。

  其身边爱妾因见天色还早,便言道:“老爷何必着急,不过是一万两赏银而已,我们家还在乎这点进项?”

  “你个妇道人家懂什么!”

  “暗地里得来的一万两孝敬,和因政绩被天子赐予的一万两赏银能比吗?!”

  “你老爷我任巡抚是得了不少银子,但敢明目张胆的花一两吗?!买你都是偷偷摸摸买的!但这银子不一样,将来建园子买田地,御史也不好说什么!”

  贾起元说完后就道:“去,把我官帽拿来!”

  大同巡按茹宗舜也很快就来了巡抚贾起元这里。

  两人互相寒暄后,就商议起清丈田亩的事来,并约定明日就各自去底下州府督促此事。

  可以说是雷厉风行。

  不过,很快,两人就在督促大同一带的清丈田亩事时遇到了麻烦。

  原来是饶阳王府的镇国中尉朱廷仆与潞成王府的奉国将军朱俊椁二人阻挠清丈,且直接带着一干宗室子弟与家奴拦住清丈田亩的官差,扬言谁要清丈就先从他们身上踏过去。

  茹宗舜听闻后亲自赶了来,见此情景,直接问着朱廷仆等人:“你们想干什么,是要阻挠国策吗?!别以为你们是宗室子弟,就可以胡来!”

  “什么狗屁国策,这国本就是我们朱家的,你们要清丈也不该清丈到我们宗室的头上!”

  朱廷仆大声回道。

  朱俊椁也跟着嚷道:“没错!我们是天家贵胄,你们谁要是敢对我们-->>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