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第六百零五章 出塞 (上)(1/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汉时的世界观,长城以南汉家下,长城以北匈奴为尊。

  底下只有这么两个超级大国,互相之间竞争不断,自然也是交流不断。

  汉初的时候,有不少人在内部斗争之中失败,随即转头就跑匈奴那儿去了。

  像是早期的陈豨,卢绾以及韩信...非淮阴侯韩信,而是同名同姓的异姓诸侯王,韩王韩信。

  后面还有李陵,李广利等人。

  因为在这个时代的世界观里,唯有匈奴才能为他们提供庇护,也愿意为他们提供庇护。

  而相对应的,同样内部争斗激烈的匈奴人这边,在失败之后也会选择逃亡大汉。

  同样是因为大汉能够庇护他们,也愿意庇护他们。

  此次前来投靠大汉的匈奴逃人,共有七个部落超过两万帐。

  如此规模,自然是让与匈奴人对峙的大汉喜出望外。

  “大王。”

  负责传达圣旨的周仁,笑吟吟的道“陛下对此事极为看重,只要大王能够顺利将诸部接回,必得陛下看重。”

  这几乎已经是明这是一次露脸的机会,事后必然会得到莫大的好处。

  不动声色的李云泽,扫了一眼侍立在旁的周球,笑言“还请郎中令直言。”

  周仁作为子刘启做运动的时候,都能守在门外的心腹,自然是清楚知道子的心思。

  而一向以嘴严着称的周仁,在看了眼已经在李云泽身边担任车夫的儿子周球后,终于是将事儿直言出来。

  没办法,为了家族的延续,必须得跟大王搞好关系。

  “大王。”

  周仁行礼言道“子曰代王登品行不端,至国内怨声载道。本为代王,却久居太原郡实属无礼。子有意迁代王登往平成,收回太原郡。”

  这番话的意思是,子刘启对自己三弟刘参的儿子刘登不满,继承了代国却整躲在繁华的太原郡厮混,就要迁他去代国真正的国都平城,然后收回太原郡。

  最早的代王是老流氓的哥哥刘仲,看名字就知道是老流氓的二哥。

  匈奴入侵的时候,废材刘仲不敢抵抗直接跑路,看在是哥哥的份上才没被砍了脑袋,不过也是被废为合阳侯。

  不过刘仲的儿子很牛,平定淮南王英布的时候立下大功,老流氓就将其封为吴王。

  没错,就是七国之乱的老大刘鼻。

  后来刘恒做了代王,不过勋贵们除掉诸吕后,选了他去长安城做傀儡,没想到刘恒手段老辣,反手就将勋贵们给按在霖上摩擦。

  再之后刘武成了代王,然后梁怀王骑马摔死之后,刘武跑去当梁王。

  至于代国,被文帝刘恒封给了之前的太原王刘参。

  也就是,刘参的儿子刘登一直住太原这儿,其实是有根据的,人家这一脉本来就是太原王。

  只不过当子想要找你麻烦的时候,你放屁的时候不够臭都能成为理由。

  子刘启的打算很明显,就是寻个由头,将富庶的太原郡从刘登的手里夺走。

  心思微动的李云泽,笑言询问“晋阳乃膏腴之地,这是好事啊。”

  这边周仁也在笑着“大王,子有意用太原郡为酬功,封于大王。”

  此言一出,四周群臣顿时骚动起来。

  那可是太原郡!

  早在晋国时期,太原郡这里就是三晋精华所在。

  三家分晋的时候,更是成为赵国最早的国都。

  之后多年以降,太原郡这片地方一直都是繁华与富庶之地。

  后世除了李家起于晋阳席卷下,建立了大唐之外。

  也曾经有过许多英雄在簇崛起,围绕着这里更是爆发过无数次的大战。

  到了秦昭襄王时期,正式设置了太原郡,治所就在晋阳。

  汉承秦制,沿用了名字与地域划分。

  虽然只有七个县,可哪怕是在大汉开国的时候,就已经有十七万户,近七十万的人口。

  这么多年下来,太原郡这儿人口何止百万。

  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商贸发达,形胜之地!

  这样一块地方划入大王的手中,那岂不是意味着中山国的国力大增?

  何止是国力大增,基本上就是直接翻倍。

  李云泽嘴角翘起“也就是,顺利接回那些匈奴人,就能得到太原郡酬功。若是接不回来...”

  “接不回来也无妨。”

  既然已经开口了,周仁自然也不会再遮遮掩掩,非常干脆的表态“子必然会有别的办法促成此事。”

  刘启既然决定了要扶持李云泽,那肯定会想办法增强他的实力。

  没有借口无所谓,创造借口就是了。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