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洲冷笑数声,同苏午说道:“你却也未必能赢,何必这样急躁?只愿你输了以后,能愿赌服输就好。”

  “以何为试?”苏午直接问道。

  “不须出甚么试题了。”张大洲昂首出声,“你只需与我天师道祖师前辈‘玄中子’交手,只看你能否胜得过他!”

  玄中子?

  一听这般道号,在场群道无不紧皱眉头。

  道门有名祖师大能之中,并无道号作‘玄中子’的道人,这‘玄中子’,本是‘墨’的一种别称。

  但是,有位尊号中带有‘玄中’二字的道人,莫说是天下群道,就是天下修行中人皆无有不知,无有不晓的!

  这位道人,尊号作‘玄中大法师’!

  玄中大法师,乃是道德天尊太上玄元的化身之一!

  此‘玄中子’,与‘玄中大法师’是否存在某种关联?若真有关联,这个玄中子与‘想尔’亦必干系甚深――那天师道又是从何地招来了这个所谓‘玄中子’?

  苏午心念电转之际,身旁李含光皱眉说道:“你天师道历代祖师尊号,诸多道藏经典之中都有记载,其中并没有一位尊号作‘玄中子’的天师,叶法善先前与我说过,贵宗此前往伏牛山脉探索,发现有‘仙人遗藏’,在那仙人遗藏之中,似乎窥得仙人形影。

  莫非天师道今下是将那所谓仙人迎回了山门之中,认其作了天师道某位祖师?”

  李含光这番言语,激得张大洲脸色铁青。

  其看似是询问‘玄中子’之来历,实则是讽刺天师道乱认祖宗,将从外面找到的、不知来历的外道,也迎回自家去当祖师。

  而张大洲当下虽然恼怒,到底未因此乱了方寸,其似是成竹在胸,冷眼向李含光回道:“含光子或许不知本宗祖师‘玄中子’之名,莫非不知本宗之缘起?

  今祖师以‘玄中子’之名行于天下,亦是不想为过往名声所累!

  当下你既以言语暗讽于贫道,贫道也不妨与你分说明白――这位‘玄中子’,在我天师道中又有一号,作‘通玄天师’!

  ――你现下该知道,‘玄中子’究竟是谁了罢?!”

  张大洲话音一落,四下群道无不眼神震骇!

  当即有不少宗门掌教出声:

  “通玄天师――这怎么可能?!”

  “此正祀神灵,怎么会在人间显迹?”

  “天师道往伏牛山脉去寻仙人遗藏,怎么会把‘通玄天师’给找了回来?”

  “――道友莫不是忘了?

  伏牛山脉‘景室山’,又称老君山。

  传闻乃是道德天尊修行演法之地,若以此来推测,天师道在伏牛山脉寻得‘通玄天师’影踪,也就说得通了……”

  “这……”

  群道一时议论纷纷,又在张大洲的目光投向他们之时,纷纷噤声。

  张大洲昂着头,看着微皱眉头的苏午,道:“阁下如今可还要与天师道斗法?你纵今下有心认输,却也为时已晚。…。。

  先前所作赌注,俱收不回去了!”

  张大洲咧着嘴巴,捋须而笑。

  那令此间群道震骇不已的‘通玄天师’,本是天师道传说之中的存在,天师道由‘通玄天师’而始。

  传言,‘太上玄元’化‘通玄天师’,传《洞真经》一十二部于祖天师,以无极大道下教人问。

  自此以后,祖天师始立天师道,乃有设‘天庭’以伏群诡之念。

  也在此以后,祖天师之性识‘天师识’与‘太上玄元’交感,此后有‘想尔’降临。

  如此,也无怪乎天师道迎回的那位‘通玄天师’,会以‘玄中子’自称,毕竟太上老君道德天尊,另有一化身,正名曰‘玄中大法师’。

  现下的这位‘通玄天师’,究竟是‘想尔’?还是真正的通玄天师?

  亦或者从来就没有真正的所谓‘通玄天师’,这‘通玄天师’,一直就是三清化相之一――如今想尔又以此名开始兴风作浪?

  迎着张大洲的问话,苏午抬眼与之相视,乃道:“玄中子今在何处?”

  “哼!

  不见棺材不落泪!”

  张大洲冷笑连连,同时一手掐动法印,一手引摄符,其神色旋即肃然无比,转身朝龙虎山方向俯身一拜,郑重道:“弟子天师道掌教张大洲,恭请通玄大天师演法降真!”

  话音一落!

  于群道紧张注视之下,张大洲指尖转动的符骤然间振飞而出,刹那投向远天,眨眼间消失于众人视线之内!

  这个瞬间,苏午的冥冥之息,骤然间感应到诸般冥冥世界,被张大洲那道看似寻常的符统统贯穿――无色无形之气韵在诸重冥冥世界之中弥散流转开来,苏午性意转动一个刹-->>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