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106章 【轻松获利】(3/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林志超却随即说道:“你去试试,看看能不能替我约一下李光前先生,我想拜会一下他!”

  李光前,是集美先生的女婿,亦是南洋华人第二代领袖,第一代自然是集美先生,他还是南洋的橡胶大王、华侨银行的创始人。

  若是能和他认识一番,在星岛开设工厂自然方便了一些。主要还是李光前是银行家,林志超先和华侨银行打好关系。

  至于能不能见到面,理论上是没有问题,林志超毕竟也是实业大亨“拉链大王”,多约几次总是可以见一面的。

  鲍春来明白,老板这是想在星岛插一脚,毕竟他除了管理拉链产业在星岛的业务,还有在替老板打听乌节路地皮的事情。

  “好的,我明白,会尽快争取到!”

  “嗯,抽李先生的时间,我可以随时飞过去拜访。”

  面子还是要给足,目前林志超还只是个晚辈,两人又不是同乡。

  唯一的优势就是,香港和星岛目前都是英治,法律是一样的。所以林志超若是在星岛开厂,并没有什么阻碍。

  但林志超要想在星岛地产、商业上插一脚,那么就的去结识这些大佬,特别是哪一位新加坡的NO.1,此时应该还在当律师。

  林志超知道,他不太喜欢企业家,但其实别人只是不喜欢那种炒卖资产的企业家,若是实业家,别人还是非常欢迎的。

  所以林志超若是在星岛发展事业,必定是实业和地产一起发展,关键时刻给予他足够的帮助。

  东南亚的大亨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政Z人物的关系网,比如林绍良就称那位印尼罪人为“领秀”,尚未发迹就认识了;星岛虽然好一些,但也难免卷入其中。

  接下来,林志超讲道:“这次星岛工厂投入生产,我非常的重视,香港这边要派出精兵强将去迅速正常运转。之后,欧美的订单要逐步移交给星岛工厂,美国的订单要全部移交,欧洲的订单可以保留一部分给香港。至于香港工厂这边,六台老式机器就准备放入仓库。”

  王良点点头,说道:“好,我会协调好这些工作的。”

  大家虽然有些不理解,老板为什么一定让星岛工厂承接一半的订单,但依旧是毫不犹豫的执行。因为这个层面的决定,已经不是管理层可以决定。

  安排好一切,林志超轻松起来。

  长江实业凭借质量、价格的优势,确实做到了短时间占领了很多市场。当然,竞争才刚刚开始,林志超也是在一直寻求长江实业的实力底蕴增加。

  会议结束,财务经理郭全新来到林志超的办公室。

  林志超直接问道:“年底账上能有多少钱?我要做其它投资!”

  郭全新此时对老板的佩服无以言表,这长江实业炒美金赚得上百万的港币利润,简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按照目前的盈利水平,从九月份开始至年底,可以获得150万的利润。再加上账上的430万港币,足足有580万的资金。不过购买机器和星岛开工,大概需要120万;再加上东亚银行的一笔债务170万本息要开始偿还。所以说,老板可以动用300万港币的资金,而不影响长江实业的发展。”

  林志超点点头,满意的说道:“也就是说,机器的钱和150万贷款及利息,差不多需要290万。虽然不需要一次性支出,但也已经留在了公司账上。对吧?”

  郭全新点点头,说道:“是的,这些钱不太好拿去做另外的投资,为了稳妥一些。”

  三百万可以动用,已经算是很多了。

  至于还有150万港币的债务,那是明年八月份偿还。

  不仅仅如此,明年林志超还要向东亚银行借贷150万,用于购买原材料。他不确定能不能通过星岛的注册公司,向美国购买铝合金,所以会提前备足材料。与此同时,会在欧洲寻求进口替代。

  封锁的是香港,所以从星岛进口可能是可行的,但林志超不敢赌。

  与此同时,长江实业的月利润已经朝着40万港币靠近,所以林志超也是有恃无恐的借钱。

  “暂时就这样安排吧,年底我在抽取资金!”

  “好的,那我去忙了!”

  “嗯”

  抽出的资金,原本是打算去星岛乌节路购买地皮的,不过根据目前的情况,这个事情不是第一要紧的事情。

  所以抽取的300万港币,可以拿去买艘万吨货船,钱滚钱才是第一要素。

  到了明年下半年,差不多就可以再抽出资金,去乌节路购买地皮,慢慢的购买,现在又没有人和他抢。

  在星岛投资地皮必须承担一个风险:那就是政府如果规划这片区域,是什么用途,那么持有地皮的主人,就必须按照政府规划的执行。因为星岛狭小,每一个规划都是政府通过多年的规划,最终达成决议-->>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