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第八百五十二节 影响(2)(1/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于是,在呼揭王且之下令,要求自己的军队当着汉朝使者的面,继续杀戮时。

  休屠王跟昆邪王立刻就跳了起来。

  你要作死别害我们!

  昆邪王甚至立刻就命令自己的军队靠向呼揭王的军队,休屠王随后跟上。

  于是,在草原上,出现了奇特的一幕。

  两支同属匈奴,而且在一刻钟前还并肩作战,相互打趣的军队,在一刻钟后,拔刀相向,彼此对峙。

  “呼揭王!”昆邪王带着自己的贵族们,远远的朝着呼揭王喊话:“撑犁孤涂的命令,你也敢违抗吗?”

  休屠王也带着人从另外一边压过来:“违抗撑犁孤涂意志者,皆可杀!”

  这让呼揭王且之犹豫了起来。

  最终,他将手一挥,不情不愿的下令:“停止杀戮,收拢俘虏!”

  ………………………………

  “多谢左大将……”骑在马上的汉军司马对着自己身边的那位匈奴的左大将拱手答谢:“我回国后一定将左大将和单于的好意,报告给我国陛下!”

  “使者客气了……”呼衍当涂瓮声瓮气的说道:“汉匈友好,是贵国天子与我主单于定下的基调,可恨,尹稚斜那个贼子,假传单于之命,袭击贵国,我主闻讯也是异常愤怒,即使贵国不杀,我主也会将这个目无法纪的贼子处死!”

  这个说法,也是目前单于庭对外宣传的基调。

  将责任推给死人,永远没有错。

  “不过……”呼衍当涂看着眼前的遍地尸骸与鲜血,舔了舔舌头,问道:“贵国为何如此关注这些东湖人呢?”

  “据我所知,这些东胡人,当年背叛贵国的太祖皇帝,逃奔我国,得到冒顿大单于的收容,然而。这些贼子本性不改,不仅不感激冒顿大单于收容的恩德,反而生出反意,多次背叛我主。我主震怒,故此派呼揭王将之铲除!”呼衍当涂看着汉室奇怪的说道:“背主忘恩,三姓家奴,我匈奴人都极为不齿,贵国自号礼仪之邦。怎么会愿意这些贼子出头?”

  汉使顿时就尴尬无比。

  讲道理的话,呼衍当涂的反问,非常有效。

  当此之时,没有什么民族主义和国家认知。

  在中国士大夫和贵族的传统观念认知之中,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才是主流。

  著名的淮阴侯报一饭之恩,就能很清楚的说明,此时,士大夫贵族们的脑子里的善恶观与是非观究竟如何。

  当初。韩信贫微之时,在其家乡的亭长门下当食客。

  天天在亭长家蹭饭,久而久之,亭长的妻子厌恶韩信,于是,在某天故意不给韩信准备饭食,韩信也秒懂了对方的意思,拂袖而去。

  之后,无家可归,也没有收入的韩信。就只能靠着垂钓,有一顿没一顿的混日子。

  某天,一群大妈来到河边洗衣服。

  其中一位,见韩信可怜。于是就给了韩信一些饭食。

  韩信因此感激不尽,说道:有朝一日,我一定您的大恩。

  后来,韩信功成名就,荣归故里,寻找到当初那位赠与自己饭食的大妈。拿出了一千金,作为报答。

  这就是成语,一饭千金的来历,与它一同诞生的,还有胯下之辱这个典故。

  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蹭饭,为何大妈能得到报答,而那个亭长却只获得怨恨?

  这就跟古典时代的中国士大夫和贵族的观念有观了。

  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韩信最初,是以食客身份在那个亭长门下蹭饭的。

  表面上看上去,韩信似乎每天都是在蹭饭,混吃等死。

  但实际上,两人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契约关系。

  亭长给韩信一日三餐,而一旦有事,韩信需要拿命来报答这个亭长,甚至可能,这个亭长让韩信去死,韩信也一定要去死。

  所以,韩信蹭饭蹭的理所当然。

  之后,亭长妻子断了韩信的供应。

  这就相当于解除劳动合同关系,两人从主从附属关系中解脱出来。

  这就好比,你在某个公司上班,老板按月给你工资,你按时打卡上班。

  哪怕你每天都是坐在办公室发呆,那也是你的权力。

  谁叫老板不给你任务呢?

  而之后,老板不给你发工资了,你当然就知道,你被开除了。

  你与老板之间,当然是两不亏欠。

  而大妈赠饭,就又不同了。

  这就跟你遇到困难,流落街头,一个好心的大妈,给你吃住,还赞助你路费。

  数年之后,你因此飞黄腾达。

  但凡有点良心,你自然要回去报恩。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