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第六百二十四节 隔阂(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一时间,有些冷场。∑,

  还好,如今东宫有两位女主人。

  薄太后及时的出来打圆场,道:“今日乃是家宴,母后、皇帝,何必去谈那些烦人的政事呢?皇帝快快自罚一杯,向母后道歉……”

  在刘彻登基之初的时候,薄太后其实只是顶了一个太后的头衔而已,东宫事务,几乎全部掌握在窦太后手里。

  薄太后只能当个泥塑雕像。

  但时过境迁,随着刘彻的权柄渐渐稳固。

  权力就不由自主的从窦太后手里,滑向了薄太后。

  东宫上下没有傻瓜,谁不知道,窦太后老朽而薄后正当壮年,且,故太皇太后离世并不久,薄氏在宫廷中有着广泛的人脉。

  幸好薄氏素来很安分,也爱好争权夺利,更不喜兴风作浪。

  所以,这东宫才能保持安宁。

  刘彻闻言,立刻就顺驴下坡,对着窦太后恭身道:“母后说的极是,是朕孟浪了,还望皇祖母莫要见怪……”

  窦太后本来也就是随便问问,闻言也就顺着这个台阶下台笑道:“皇帝坐下来罢,哀家也只是随口一问而已……”

  刘彻于是微微一笑,恭身再拜,然后坐下。

  只是……

  刘彻明白,今天之后,曾经看似牢不可破,坚固无比的刘窦执政联盟,已经出现了裂痕。

  原因?

  刘彻已经不再需要从窦太后哪里得到支持来巩固自己的皇位,也不再害怕东宫能动摇自己的地位。

  曾经权倾朝野,几可临朝称制的东宫太皇太后。现在,恐怕连南北两军的一个校尉也指使不动了。

  尤其是今年六月后。刘彻借口轮换,将长安城的驻军。几乎都给换了一遍。

  汉家的枪杆子,从此就被刘彻牢牢的握住了。

  春江水暖鸭先知。

  窦氏要是没感觉到什么,打死刘彻也是不信的。

  甚至,假如不惮以最大恶意来揣测的话,这次的列侯大串联的背后,也极有可能有窦氏的影子。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矛盾。

  历来,未央宫跟长乐宫之间的合作与对抗,就是一个不变的主题。

  但是……

  刘彻的眼睛扫了一眼窦家的那些贵族公子哥们。

  这些蠢货难道以为。他们永远保持今天这样的地位与富贵吗?

  ………………………………

  家宴之后,刘彻留在长乐宫,跟窦薄两位太后聊天。

  聊着聊着,窦太后就忽然道:“皇帝,自从先帝驾崩之后,楚赵两国国君长久未定,士民多有彷徨,这天下物议也有不少,只是哀家身体不太好。精力大不如前……要不……这事情就交给皇帝去决定,如何?”

  一时间,场面凝固了下来。

  刘彻抬起头看着一脸平静的窦太后,心里面无数个想法轮流闪过。

  在刘彻登基后。刘彻为了将刘阏封在江都,同时使江都国能保留故吴之时大部分的造船业和冶炼业,刘彻跟窦太后做了交易。

  将楚王和赵王的人选决定工作交给窦太后。以换取窦太后同意刘阏为江都王,并支持刘彻的大部分决定。

  过去两年。楚国跟赵国这两块肥肉,引起了无数人的觊觎。

  楚王还好。主要竞争者,都是楚元王的后代,主要是楚元王的两个儿子,平陆候刘礼跟红候刘富兄弟。

  毕竟,楚元王父子的功劳没有人能抹杀,楚国境内的百姓,也不会接受除了楚元王的血脉外的其他国君。

  但赵国的问题就麻烦了。

  赵,这个汉室历史上与齐楚吴并称的庞大封国,哪怕已经几经分裂和削弱,其辖区比之汉室开国之初那个‘常山以南,大河之间,太行以东’的庞大诸侯国,缩水了起码三倍。

  今天的赵国,依然在名义上拥有邯郸、魏郡、清河郡以及巨鹿郡,四个大郡。

  邯郸更是出了名的天下雄城,一等一的销金窟。

  虽然,假如再封赵王,刘彻肯定会把巨鹿跟清河这两个郡从赵国的版图剥离出来(实际上,刘遂入长安后,巨鹿与清河两郡,就已经事实独立了。

  即使如此,为了赵王之位,刘彻的兄弟们,依然把头都打破了。

  刘荣、刘胜、刘端、刘非、刘余,甚至就连刘阏,也对赵王的头衔垂涎三尺,恨不能将赵王的王冠戴在自己头上。

  这两年,刘彻就听说了,为了得到赵王的头衔。

  宫廷内外,刘彻的兄弟们,什么招数都用出来了。

  贿赂、收买、跪舔、哭闹,几乎能用的手段,亲-->>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