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第两百五十六节 知难而退(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刘彻悄悄抬头看着自己老爹那张似笑非笑的脸。

  此刻,刘彻心中有着一个疑惑。

  按道理来说,谁做太子太傅少傅詹事,太子本身是没有任何发言权的。

  在汉室的历史上,也从来没有出现过皇帝会跟太子征求意见的例子。

  基本上都是盲婚雅嫁。

  “也就是说……”刘彻心里思量着:“老爹恐怕是借我的嘴巴来淘汰掉一人……”

  刘彻知道,作为皇帝,他的老爹不会无的放矢,更不会心血来潮。

  他的所作所为一般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那么现在的关键是,谁才是那个老爹想要淘汰的人?

  然后,再找个什么理由淘汰掉另外一个,给卫绾挪位子。

  刘彻心里深深的知道,他这个太子想要做的稳当。

  第一要把皇帝老爹的马屁拍好了,皇帝老爹的支持,对他来说胜过一切。

  其次,东宫窦太后也要哄开心,只有哄好窦太后,他才能不至于回有后院失火的事情。

  刘彻的眼睛在石奋张武张释之和冯唐四人身上转了一圈。

  首先,石奋可以确定以及肯定是得了老爹的许可和承诺,不然,石奋不会出现在这里。

  石氏一生唯谨慎,没有十足的把握的事情,他们不会去做!

  剩下的三个人里肯定有一个是老爹不喜,但却碍于情面或者别的原因,不好开口否决,因而把锅推到刘彻身上,让刘彻自己来决定。

  这样的话即使刘彻选错人了,皇帝老爹也可以从容否决。

  想到这里,刘彻就忍不住瞄了一眼张释之。

  实在是张释之的嫌疑最大!

  但是……

  刘彻看着跪坐于张释之旁边的周亚夫,他又不好肯定了。

  周亚夫现在的地位不问可知,在所有朝臣中,周亚夫绝对是不可或缺的一个。

  皇帝老爹为了笼络刘武,连储君之位都能拿出来做诱饵。

  而为笼络周亚夫皇帝老爹用个太子三辅臣之一的官位,也不是什么出奇的事情。

  更何况,如今刘安已死,那么张释之就肯定是有功的。

  因为假如不承认张释之的功劳,那么就等于刘安无罪。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政治推理,也是政治上颠破不变的真理,君不见,后世那些垮台的天朝巨头,一朝进了秦城,那他过去的一切就全部都是错的,对了也错!反之,他打到的人,统统被翻案,错了也是对的!

  所以不会是张释之!

  很简单,既然周亚夫敢推荐张释之,那么,必然已经跟皇帝老爹有过交涉甚至于获得了皇帝的支持。

  不如此,以周亚夫的性格,他还不至于如此大胆。

  要知道,此刻的周亚夫可不是前世平了吴楚之乱位居太尉,自侍功高,又有丞相加成的那个周亚夫。

  倘若刘彻记得没错的话,著名的成语,汗流浃背的主角就是周亚夫。

  一个能被皇帝吓到汗流浃背的人,不可能冒着得罪皇帝的风险,明目张胆的推荐皇帝不喜欢不接受的人来出任太子大臣。

  那样的话,周亚夫就是作死了!

  至于张武,看上去也似乎是那么一回事。

  可看了看晁错,刘彻就又有些犹豫了。

  谁都知道张武现在的名声不比街上的马粪强多少。

  可晁错还敢推荐张武,倘若没有把握,那晁错也太蠢了!

  刘彻不认为,晁错会犯下这样的错误。

  很显然,这背后有故事!

  那么……

  刘彻低头看着冯唐。

  通过排除法之后,刘彻认为,冯唐的出局是注定了的事情。

  首先,冯唐在刘彻的前世辞官之后整整二十年没有出仕,直到小猪登基后才被人推举,那时候冯唐已经九十余岁了,因此,史书上人们才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再者,袁盎这是要干嘛?

  什么事情都想插一手!

  刘彻觉得假如他是皇帝,也会对这样的臣子,这样的势头有所警觉。

  想想看,假如你是皇帝,你手下有个大臣前不久刚刚才被起复,还在戴罪立功阶段,却上跳下窜的跟你支持的大臣唱反调,还纠结党羽,争夺丞相之位。

  这也就罢了,他居然还想把手伸进太子*,渗透到储君身边去。

  你是皇帝,你会怎么想?

  只要不是白痴都会选择,让那个作死的家伙死开!

  刘彻想是想明白了。

  但是,冯唐易老的锅他真不愿意背。<-->>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