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第两百四十九节 从今天起做太子(4/6)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泄露出去,结果搞得民间出现了‘一尺布尚可缝,兄弟两人不相容’的歌谣的?

  不要以为得等到明朝才有出现小说的!

  事实是,诸子百家里就有一个派系叫小说家,这些家伙至今还在民间活蹦乱跳的生活着。

  他们也最喜欢写这些宫廷秘闻和传说。

  想想看汉武故事和三辅杂文是怎么回事。就知道这些家伙的脑补能力到底有多强了!

  后世类似金窝藏娇啊汗流浃背啊如芒在背啊这些宫廷秘闻和典故就是这些家伙传播的满天下皆知的。

  可偏偏,汉室朝廷对这些家伙还束手无策。

  因为先帝有诏命,愚夫俗子别说造谣了。就是骂皇帝,也不能治罪。

  只有当官的诽谤皇帝和君上,才能被治罪!

  因为还在服孝期间,刘德没让人给他上酒肉。就在自己面前摆了一壶清水。一叠青菜。

  他喝了口水,然后百无聊赖的打量着满殿的文武大臣们。

  殊不知,他在看着这些文武大臣诸侯的时候这些人也在观察着刘德。

  谁叫刘德现在已经几乎是储君,太子了?

  如今,朝廷上虽然分成几个派系,但还真没有哪一个派系,拿得出一个反对刘德为储君的理由。

  至于大部分诸侯王们,更是觉得刘德很亲切。

  为什么?

  比起晁错明晃晃的刀子。刘德推恩策,无疑就温柔的多了。

  特别是胶西王刘卬。

  年初被晁错一刀下去。砍掉了八个县,心都在滴血啊!

  虽然刘德提议的推恩策看上去更狠,是要肢解各国。

  但是,站在诸侯王尤其是刘卬的立场上就完全不一样了。

  首先,推恩策起码在他活着的时候对他没有影响。

  其次,即使是推恩了以后,国土还是在他的儿子们手上,没有跑到朝廷手上去。

  这区别就很大了!

  肉烂在锅里,还是自己家的,但要掉了一块在别人锅里,那就大大的不妙了。

  “太子……”刘卬回头,对跪坐在他身侧的长子,吩咐道:“去给刘德殿下敬酒,与他说说话,你们二人同名同姓,应该有很多话说……”

  跪坐于刘卬身后的一个年轻王子轻轻点头,然后,举着一个酒樽,踱着步子,缓步前行,来到了刘德面前,拜道:“臣胶西王世子德叩拜殿下,谨祝殿下千秋万寿!”

  说着他就举着酒樽,呈递给刘德。

  刘德闻言,低头一看,却将伏拜于他面前的这个年轻王子,长的还是很不错的,英气勃发,气宇轩昂,身材修长,换在后世,十足的男神!

  “王兄客气……”刘德连忙起身,对拜道:“母孝在身,愚弟以水代酒,还敬王兄!”

  一听来人自报家门,刘德心里就有些恶趣味了。

  来的这个胶西王世子,假如刘德没记错的话,两人应该是同名同姓,只是这位比刘德自己年长几岁。

  说起来这个‘刘德’比他老爹刘卬那个二货强太多了。

  刘德就记得吴楚之乱爆发后,这位屡次向他的父王提出了正确的建议。

  譬如,叛乱前主张静观其变,被裹挟后就说,必须要‘破釜沉舟,直趋荥阳’不然‘死无葬身之地’,可惜,齐系四王联军简直就是个渣渣,完全听不进他的意见,在临淄城下撞破了脑袋都没登上过临淄城头半步。

  最后,这位胶西王世子眼看无力回天,又劝说他老爹赶紧出海逃难,但可惜还是被拒绝了。终于最后全家自杀……

  此刻,见了这个胶西王太子。

  刘德感觉自己还是很幸运的。

  起码自己老爹还是很可靠的!

  两个刘德谈了一会,刘德感觉那位胶西王世子跟他居然在很多方面都聊得来,譬如说。对方也是个数据控,也不喜欢嘴炮,以为实事才是王道。

  这时候。宴会渐渐到了高潮之时。

  刘德正欲与对方再聊一会,就听到了自己老爹的声音:“刘德,你过来……”

  刘德连忙与对方告罪一声,然后趋步向前,跪到了自己的老爹跟前,拜道:“儿臣在……”

  天子刘启看了一眼窦太后,得到后者点头才站起身来。举着酒樽,对着满朝文武百官道:“今天,宗室重臣。外戚彻侯,文武百官皆在,朕想着,有件事情宣布一下。与你有关!”

  “当初。你生下来后,朕为你取名为德,荀子曰: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是为德也!”整个大殿一下子就安静了,喧哗声与议论声纷纷消失。

  谁都知道,一件关乎汉室未来的大事。正在进行时。

  刘德连忙叩首道:“父皇嘉恩,儿臣顿首顿首!”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