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秦霸途》 第三百二十八章 东请荀况(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陛下……”

  李斯微微低下头,双手作揖,一副静候嬴政命令的模样。

  “淳于先生虽然观点与朕不合,但是,还有一事朕,却是依旧有求于先生。”

  嬴政走下大殿,递给一旁的赵高一个眼神。

  一向精于察言观色的赵高,连忙弯着身子,面带笑意地走到淳于越的身前,恭敬地将他扶起。

  原本以为触怒了嬴政,即便不受责罚也要会被驱逐出咸阳的淳于越,见嬴政竟然依旧愿意以礼待他,虽然心中还是极不认同嬴政所谓的“不复周礼”,但是还是恭敬地作揖等候着嬴政接下来的话。

  “朕听闻,儒家孔子,有言有教无类,若朕将教化天下之事,交于儒家之手,淳于先生认为,儒家可有此能力担当此等大任?”

  “当……当然!”

  被巨大惊喜所砸中的淳于越,微愣过后,不经大喜道:“泽化万民,此乃师祖毕生的梦想,我儒家之人,必定赴汤蹈火,替陛下完成此愿!”

  “善!”嬴政嘴角微微扬起一道笑意,点点头说道。

  而淳于越,则是又对着嬴政再次一拜。

  在他看来,只要能让天下教化掌控在儒家手中,日后复兴周礼岂不是手到擒来?

  身为如今法家代表的李斯,看着兴奋的淳于越,暗自摇了摇头。

  自己的这位好友,虽然才学是不错,可是终归也只是活在竹简所镌刻的世界之中。

  上不曾为官,下不曾为吏。口呼天下万民,却又终日驻足于学府之内,闭门造车,甚至,可能和他口中“万民”说话的次数都屈指可数。

  如今,嬴政说欲将天下教化交于儒家,他便真的一点也不怀疑地相信了,只能说,太耿直了。

  先不说,儒学是否真的深得嬴政之心。单单是那已经深入秦国骨髓的严法军功之制,就注定,会触动各方利益。

  或者说得明白点,分封之制,或许会深得众人之心。可是,要想就此取缔军功,让后代子孙世世代代都只能坐守一个位置。恐怕,军中的人,便会第一个乱起来。

  所以,哪怕此刻看似日后的儒学可能取代法学,李斯也是一点紧张的感觉都没有。

  可以说,整个朝堂上下,数十人,也就淳于越一人当真了。否则,如此大的变动,朝堂之上,又岂会一点议论之声都没有?

  “只是,教化天下之事,非同小可。这教纲,先生以为,何人可撰?”

  朝中大臣的心中同时一凛,果然,依照嬴政的性格,绝不可能会这么轻易地就将这么大的事情交付给儒家。

  “这……”

  淳于越一听,也是陷入了沉默之中,只是,与朝堂之上的大臣们不同。淳于越是当真在思索,儒家之中,有何人可以担当此重任。

  嬴政也没有给淳于越过多思考的时间,而是直接说道:“朕倒是有个不错的人,不知淳于先生意下如何?”

  “请陛下吩咐……”淳于越拱拱手,说道。

  “朕,听闻儒家之中,还有一位泰斗之人,名曰荀况。不知,先生可知此人?”嬴政轻瞥了一眼李斯,随后,再次看向淳于越。

  “荀况师叔?”

  淳于越轻皱眉头,虽然嘴上喊着荀况师叔,但是,神情之间,却是并没有多少愿意的意思。

  而一旁,此刻李斯也是明白了嬴政的意思。绕来绕去,最终的目的,竟然是如今天下儒学第一人。

  可是,荀况是什么样的脾气,李斯在清楚不过。而且,李斯可不相信,嬴政的目的仅仅只在这所谓的天下教化。

  若是到时候荀况不肯入朝,那么触怒嬴政是必定的。

  虽然李斯功利之心甚重,但是对于这位老师,李斯终归还是有着最起码的尊敬。自然也不希望,荀况因此而得获罪。

  眼见淳于越面露难色,嬴政的话语之中,也不禁流露出一丝不快。

  “怎么,淳于先生,难不成认为,荀况老先生的资格不够?”

  “这自然不可能……”淳于越赶忙摇摇头说道。

  “还是,荀况老先生的学识不够?”

  “更不是。”

  “既然如此,淳于先生认为,还有何不可的呢?”

  淳于越犹豫再三,还是拱了拱手,说道:“荀况师叔自然有此资格,只是师叔久不涉世,恐怕并不会出山……”

  李斯轻瞥了一眼淳于越,眼神之中,略微露出一丝嘲讽之意。

  事实上,荀况如今虽然是儒学宗师,可是,却并不一味地强调儒学,反倒是有些因材施教的意思。

  否则,也不会成功教导出韩非,和李斯两个法家大才了。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