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世界,我能敕封神明》 第六百二十章 传说(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接气绝身亡。

  十大长老走后的第二日,姜小白就直接发动政变,吞噬了浩然一脉的底蕴,就连赵彩伦也遭受清算。

  姜小白的冷酷发挥到了极致,浩然一脉十大高手死亡,姜小白当然不会错过机会。

  至于说未来老儒生跑出来找自己算帐?

  到时候要么自己失去了大齐国储君的位置,要么自己直接成为了大齐国的储君,不论是哪一个身份,都不会惧怕老儒生的报复。

  失去大齐国储君的身份,重耳必然会对自己清算。

  自己登临大齐国主的宝座?到时候还会惧怕浩然一脉吗?

  清晨

  赵彩伦看着手中书信,眼神中充满了严肃之色,那弟子面神难堪的跪倒在赵彩伦脚下:“师娘,不好了,咱们所有的书院都被封了。所有书院的弟子,全都被大齐国的人抓了起来,师娘您赶紧逃命去吧,要是迟了只怕也难以脱身。”

  “什么?”赵彩伦闻言勃然变色:“齐国对我浩然一脉动手?他怎么敢?”

  “十大长老陨落在了大荒,在大荒中遭受重创,师娘还是赶紧另觅生路吧。”那弟子苦笑着道。

  就在此时一阵喧嚣声响起,就见一道道气息降临,将赵彩伦的住所围住。

  “公子有令,投降者不杀。这个女人要活的,公子看上这个女人了,千万不要伤害到这女子。”

  公子小白手下是有高手的。

  身为一国公子,手下岂能没有人手?谁也不曾想到,公子小白竟然会直接向浩然一脉下手,更将目标落在了赵彩伦的身上。

  “杀出去!”赵彩伦感受着书院外的一道道气息,咬紧牙齿径直向门外冲了过去。

  浩然一脉在大齐国遭受劫数,那姜小白早就对浩然一脉心中不满,如今十大长老尽去,正是吞并浩然一脉的大好时机。

  谁也不曾想到,姜小白竟然如此彪悍,敢直接对圣人道统出手。

  大梁城内

  崔渔自从前些日子辞别了颜渠后,就回到了大梁城内,开始寻找智狐的踪迹。他现在最想要的是找到智狐,获得盘古玉髓,然后壮大自己的实力。

  那盘古玉髓万法不侵,就算是共工真灵也奈何不得,对于崔渔来说可是好东西。

  而与此同时

  赵彩伦和赵明珠二人衣衫狼狈,犹如乞丐般出现在大梁城内,看着大梁城内的车水龙马,眼神中露出一抹苦涩。

  这才短短几年的功夫,大梁城就已经繁荣的不像样子。

  这片土地上战乱不断,唯有大梁城成为了唯一的人间乐土,唯一的净土佛国。

  无数的七国流民迁徙此地,为大梁城带来了大量的人口和人间烟火之气,就连大梁城的城墙都向外扩建了一圈。

  如今整个大梁城怕不是有千万人口。

  读书声朗朗入耳,街头到处都是读书人,颇有文道复苏的样子。

  而一座座寺庙也在大梁城内修建了起来。

  崔渔没有抗拒佛家,他有大乘佛印,佛门大兴对他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而且他还要创造文化复兴,不可能叫儒家一门独大。

  儒家不过是崔渔培养人才的工具罢了,甚至于在崔渔潜移默化的推动下,浩然一脉的影响被无限消弱。

  要不是还有王毅,只怕整个浩然一脉最后的一点痕迹都彻底消失了。

  不过现在浩然一脉就算是没有消失,却也和消失差不多了。

  大梁城内有两个流派的儒门,一个是崔渔暗中推动后手培养起来的,不信奉任何流派的读书人。他们不遵礼圣人,不拜孟圣人,他们只是读书识字,称之为读书人更准确。

  他们更有些类似于九年义务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谁都不信,谁都学一点。

  还有一支就是王毅领导的浩然一脉最后火种,却也不过几十人罢了,影响力微乎其微。

  王毅确实是在很努力的传道,想要壮大浩然一脉,可是王毅本身的学问就不深,哪里有本事叫那些读书人信服?

  再加上有佛门搅合,还有崔渔暗中推手,整个大梁城内变得格外怪异。

  “想不到大梁城竟然繁华至此,早知今日当年就不该率领浩然一脉走出去,何至于有今日浩然一脉的覆灭?”赵彩伦眼神中充满了难过:“我才是浩然一脉的罪人。”

  赵彩伦觉得自己有罪。

  “姑姑,莫要说了,过去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了。现在最要紧的是找到崔渔,将老儒生从大荒中救出来,然后逆转乾坤。”赵明珠搀扶着赵彩伦。

  她心中也在感慨,浩然一脉算是完了。

  伴随着大齐国浩然一脉覆灭在公子小白手中-->>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