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0770【老李发现财路】(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中亚的白人,一说是西南地区的夷人,一说是东南亚的番女。

  白人之说,几乎可以无视,因为那玩意儿叫胡姬。

  西南夷也不太可能因为从典籍记载来分析,唐朝时候的西南小政权,没有那么发达的纺织技术,也缺少那种信仰和穿戴风俗。

  菩萨蛮应该来自泰国、缅甸一带!

  李邦彦当然没有这么清晰的地理意识,但他为了讨好宋徽宗,喜欢读各种各样的杂书。

  书上只说菩萨蛮来自女蛮国,而且详细记载了服装和首饰,其余细节全都模糊不清,那他完全可以生造出新的菩萨蛮。

  李邦彦拿出一串铜钱,塞到牙婆手里说:“杭州谁最熟知海外番邦?”

  牙婆喜滋滋把钱揣进怀里:“杭州的海商,多往高丽、日本贸易,或者是运货到福建、广东。”

  李邦彦说道:“高丽、日本多有使者进京,已经不怎么稀罕新鲜。我是说更远的番邦,距离不远也可以,但必须是国人不熟悉的。”

  牙婆仔细思索道:“这个我还真不清楚,或许相公可以去拜访朱先生。”

  “哪个朱先生?”李邦彦问道。

  牙婆说道:“朱彧,《萍州可谈》就是他写的。两年前在杭州印刷成书,好多人抢着买来看,那书可有意思的很。”

  李邦彦问道:“他也在杭州?”

  牙婆说道:“朱先生是湖州人,常年住在广州,这两年又在杭州买了房子。”

  李邦彦于是打听朱彧的住处。

  临走时,牙婆问道:“相公可要预购一个上等新罗婢做小妾?”

  李邦彦说:“不必,我还是找媒婆吧。”

  之所以误找牙婆纳妾,纯属李邦彦的习惯性操作,他以前纳妾哪找过媒婆?都是让心腹直接买人。

  等牙婆离开,李邦彦唤来忠仆:“去买一本《萍州可谈》。”

  此书是几年前写成的,在湖州首次印刷,近两年才在杭州出现。

  卷一写朝廷典章制度、君臣言行;卷二写广州商业、风土人情;卷三写僧道巫卜、神怪异事。

  李邦彦很快把书读完,已经猜到作者是新党人物,又或者是某个新党的晚辈。

  书中记录了王安石、司马光、苏轼、苏辙、黄庭坚、沈括等人的大量佚事,描写新党时全是好话,描写旧党则暗中讽刺。

  翌日,李邦彦带着仆人,租来驴车前往凤凰书院。

  几年前,那里还叫报恩寺。

  朱铭勒令关停全国庙观,每个县都有庙观限额,杭州凤凰山的报恩寺就被取缔了。

  由杭州士绅牵头,商贾们也来捐款,官府再鼓励引导,最终将报恩寺改造为凤凰书院。

  白崇彦做杭州知府时还规范了书院课程,即朱国祥、朱铭的学问属于必修课。至于老师们还要讲别的,那也可以,但不能耽误必修内容。

  如今,已成为南方数省最有名的书院,因为校长是太子的伯乐陆荣!

  陆提学在北宋辞官之后,到了新朝也不愿出仕,选择在越州开馆授徒。

  他在前宋举荐过朱太子的事迹传开,前来拜师者越来越多,四年前被杭州凤凰书院聘请为山长。

  《萍州可谈》的作者朱彧,也在凤凰书院当老师。他爹是新党官员朱服,因为党争原因,半辈子都在做知州,反复调来调去当官,最后在广州任上病逝。

  朱彧考过几次科举,屡试不第便放弃,整日跟士绅、商贾、僧道、医卜、巫师瞎混。

  李邦彦知道怎么在杭州立足,他今天顺便来捐款,直接捐一千贯给凤凰书院。

  朱铭抄家返还李邦彦十万贯,异地汇票被商贾坑了一千贯,买豪宅和土地花了近两万贯。还重新雇佣了许多仆人,如今又给书院捐款,李邦彦可谓花钱如流水。

  所以他急着赚钱!

  “是你?”陆荣一脸厌恶的看着李邦彦。

  李邦彦微笑道:“陆山长,俺是来给书院捐赠的。”

  陆荣拂袖道:“阁下请离开,凤凰书院不要脏钱!”

  李邦彦问道:“陆山长可知,在下为何能在大明做阁臣?”

  陆荣冷笑:“背弃旧主而已,在新朝立功而已。”

  “那位旧主是昏君,于国于民,该不该背弃?”李邦彦又问。

  陆荣说道:“天下人人都可背弃昏君,唯独你这个奸佞弄臣没资格。”

  李邦彦却说:“相比其他奸佞,我却没犯过大恶。我在前宋官至宰相,却只捞到两三百万贯。而且还不蓄田亩,不广置豪宅美屋,这是何等的清廉啊。昏君需要弄臣,我才做了弄臣,为何不能悔过投效新朝?”

  “你-->>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