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跟安南虚与委蛇,一边又想蚕食占城的国土。

  但是,安南有小中华之称,占城又获得中国册封,真腊始终觉得自己矮了一头。于是在宋徽宗年间,真腊也主动跑来朝贡,试图在战争中获得更强的法理性。

  鸠摩僧哥十年前见过宋徽宗,他被赐座之后,就开始非常无礼的打量朱国祥和朱铭。

  朱皇帝坐得太远,鸠摩僧哥看不清楚,于是注意力都放在朱太子身上。

  朱铭回以一笑,鸠摩僧哥连忙低头。

  占城使者告安南的状,真腊使者则告占城的状。

  鸠摩僧哥说:“大明皇帝陛下,占城总是派兵来我国劫掠。这次小臣出使途中,船队差点都遭占城所劫,请皇帝陛下为我国做主!”

  这不是假话,占城确实是属泰迪的。

  占城虽然屡屡被安南入侵,却又喜欢招惹别的国家。南宋初年,占城甚至把阿拉伯商船给抢了,然后拿着阿拉伯商人的货物,大摇大摆去跟南宋搞朝贡贸易。

  真腊与占城属于冤家,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两国军队互相攻入对方的首都。

  而且还是回合制,你先攻占我的首都,我再攻占你的首都,伱又攻占我的首都……然后安南说,你们不要再打了啦,通通都是我的藩属!

  朱国祥说道:“如果此事是真的,朕会斥责占城国王,勒令其不得骚扰邻国。”

  鸠摩僧哥欣喜道:“我国百姓仰慕中国风采,上次来朝贡宋国,带回去一批佛经,全国上下都欢腾喜悦。请大明皇帝陛下,再赐一批佛经,好让小臣带回去领悟佛法。”

  朱国祥对礼官说:“列出大明拥有的佛经,让真腊使者仔细挑选。”

  “是!”礼官应诺。

  朱国祥又说:“中国不仅有佛经,还有儒经。你回去问真腊国王,如果真心臣服大明,可遣国中子弟来大明修习儒学。”

  鸠摩僧哥说:“小臣一定回去告之国王。”

  礼官开始宣读诏书,册封真腊国王,再给几个官职,但远远不如占城国王的官职多。

  没办法,占城国朝贡频繁,隔三差五来一遭,每次赶上郊祭都会封官。

  眼前的诏书,只是宣布内容。

  真正册封,会派使者出海,前往两国的首都去完成。

  接下来,终于轮到西夏。

  “小臣李仁礼,拜见父国大明皇帝陛下,拜见父国大明太子殿下!”

  李仁礼不但自己来了,还提前反复请求,把已经过继给李乾顺的女儿带来觐见。

  朱家父子俩商量过了,同意西夏的联姻请求,收下这位西夏的假公主。

  赐座之后,李仁礼开始介绍自己的女儿:“这位是我国陛下之女,国王赐号为福荣公主。”

  朱铭猛地来一句:“这个封号不好。”

  李仁礼一怔:“敢问太子殿下,可是犯了什么忌讳?”

  朱铭说道:“吾曾听人言道,西夏最美的女子,是银川公主李清露。怎不把银川公主送来联姻?”

  朱国祥:“……”

  李仁礼听得一脸懵逼:“太子殿下,我国没有银川公主啊,想必是好事之徒以讹传讹。”

  朱铭却说:“既然是以讹传讹,那就作讹为真。你回去告诉西夏国主,让他给女儿改名为李清露,封号也改为银川公主。“

  李仁礼感觉自己受到侮辱,哪有在正式邦交之时,强迫别国公主改名换号的?

  但胳膊拗不过大腿,李仁礼只能服从:“殿下所言极是,小臣一定回国禀明国主。”

  上次两国签署合约,虽然约为父子之国,但始终没有正式谴使册封。

  这回却要履行册封仪式,朱国祥封李乾顺为西夏国王,还有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西凉刺史等一系列虚衔。

  等西夏使者离开大殿,朱国祥不顾还有太监和礼官、史官在场,就忍不住怼儿子:“你神经病吧?”

  起居郎听得毛笔一抖,不知该怎么记录。

  朱铭却笑嘻嘻说:“父皇,银川公主李清露的故事,不是您讲给儿臣听的吗?”

  朱国祥没好气的吩咐起居郎:“这几句不用记。”

  “是!”

  起居郎大舒一口气,又自责学问太浅,居然没听过神经病是何病症。

  找时间得请教太子。

  “宣大理国使者觐见!”

  李伯祥、黄渐入内拜见,皆得赐座。

  稍微聊了几句,朱国祥就问:“汝二人,一姓李,一姓黄,祖上可是汉人?”

  两人熟读儒家经典,又仰慕中原文化,攀附祖宗那也是张口就来。

  李伯-->>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