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案件开审这天,由于宣传得力,而且掺着桃色绯闻,吸引到大量百姓的关注。

  审案地点在司理院大堂,大清早便汇聚近千百姓,而且还有百姓从城外零星赶来。

  就连州学都停课一天,州学教授带着士子们前来看热闹。

  王甲负责带人维持秩序,他对围观群众说:“太守有令,挑选二十人,站在大堂外观看。其余人等,须站在大门外,不可越过大门一步。抽签!”

  几个衙前吏,各自抱着木箱,让围观百姓们抓阄。

  一共五百张小纸片,只有二十张写着“进”字,其余全部属于空白。

  老百姓没想到还有这事儿,欢欢喜喜抓阄。州学士子也疯狂往前挤,打算试试自己的手气。

  一个富商抓到空白纸张,立即喊起来:“五十文买个旁观名额,谁愿卖的说一声!”

  “俺也要买!”另一个富户说。

  还真特么交易成功了,衙前吏员们也懒得管。越到后面名额越贵,当场炒成了160文一个。

  只能说,金州真穷。

  要换在洋州,估计能炒到500文。

  二十个旁观名额,富户就占了十七人,大部分都是花钱买来的。

  戴承嗣既是商人又是举人,他花钱买了个名额,跟着众人一起进去。本以为只能站在大堂外,却见有杂役搬来交椅,放在大堂门口请他们坐下。

  “听说抓了好多,不晓得今日要打死几个。”

  “太守新官上任要立威呢,说不定当场打死五个以上。”

  “若打死五个,要罚钱一百多贯呢。”

  “百来贯钱,对太守来说值得什么?多多打死才能立威!”

  “……”

  这些富商前来听审,不仅对案情感兴趣,还在猜朱铭今日要打死几个。

  屈打成招,原则上是不允许的,但执行上又被默认。

  而且专门制定了相关法律,官员审案时打死犯人或证人,当以过失杀人论处,打死一个赎铜120斤。按一贯钱五斤铜来算,审案时失手打死一人,罚钱24贯就能免除罪行。

  朱铭让属下疲劳审讯,已经算非常仁慈了,他本可以往死里打的。

  “各官就位!”

  州官们陆陆续续进入大堂,就连州学校长都在,把大堂两边坐得满满当当。

  通判李道冲,坐在左首第一位。

  支使吴懋,坐在右首第一位,他要负责记录审案过程。

  录事参军和司理参军,分别坐在主位的左右,他们算是主审官的助手。

  司法参军单独坐在角落,他要为判刑提供法律依据。

  “太守升堂!”

  朱铭阔步从内堂走出,端端正正坐在主位。

  “喊堂威!”

  “威~~~~武~~~~”

  衙差手持拄着水火棍,棍子不断击打地面,扯开嗓子齐声大吼。

  包括戴承嗣在内的听审百姓,瞬间被堂威的气势震慑,纷纷坐直了身体肃然等候。

  朱铭猛拍醒木,说道:“带上诉人曾孝端上堂!”

  曾孝端被领到堂下站立,朝朱铭拱手作揖,随即被公差验明正身。

  宋代审案,原告和被告都不需要下跪。

  衙门设有两块木牌,一块叫“词讼牌”,不着急的案子在此投状,官员收到诉状择日开庭。另一块叫“屈牌”,有紧急案件或者重大冤屈,在此投状并等待,官员会尽快安排审理。

  原告和被告在开庭的时候,都是“立于庭下”,而非全程跪着参与。

  但也有例外,存世的《宋高宗书孝经马和之绘图册》,画中有两个犯人接受审讯,一个跪着,一个站着。这让历史研究者颇为费解,搞不明白跪着那人是啥情况。

  朱铭问道:“诉状可在?”

  “诉状已收到。”黄珪开始念诉状,大致内容为:状告堂兄曾孝素,逼奸妻子和女侍,勾结胥吏诬告其母。

  朱铭说道:“带犯人曾孝素上堂!”

  曾孝素被拖上来,这货已经睡饱了,但吓得双腿发软,直接瘫在堂下。

  面对问询,曾孝素只能照实说来,又哀求道:“冯氏之死俺是出于无心,过失把她掐死的。”

  朱铭说道:“就算你过失杀死冯氏,可那侍女王翠翠,难道也是过失致死?你的供状上说,是担忧其告发,诱她盗窃财货私奔,再骗至你家杀人埋尸。来人,呈上罪证!”

  衙差抬来一个箱子,正是侍女的尸骨。

  朱铭问道:“根据伱的供述,这具尸骨从你家后院挖出。其所穿衣物,还未完全腐烂,有-->>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