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这是一个历经百战的中年将领的形象,并非韩预想中的纨绔之辈。

  事实上,郭治军虽不严,常有纵容士卒之举,却也是实打实的擅骑射,作战勇猛,屡建奇功。

  看得出来,他的士卒们对他都非常敬重,他一出来,人人行礼,真心拥戴。

  “段秀实,你竟敢来?!”

  “我不怕死,唯有几句话想告诉将军。”段秀实道。

  郭看了韩一眼,打了招呼,道:“到我帐中谈吧。”

  他却没有喝令士卒们散去。

  三人进了大帐,郭径直道:“韩御史当面,正好分说清楚。段秀实,你先杀我好友,再杀我士卒十七人,所为何来?”

  “为了郭家。”段秀实答道。

  郭大怒,喝道:“既如此,我为你着想,也当杀你士卒?!”

  “我的士卒令行禁止,从未残害百姓,为世人所恶。往后也不会因为激起变乱而祸及于我的家门,使我身败名裂,便不劳郭将军动手了。”

  郭皱眉道:“不需你惺惺作态,都是我出生入死的兄弟,你说杀便杀了,往后我如何统兵?!”

  韩在旁看着他的表情,认为郭其实也知道自己麾下士卒的恶行,或许是不忍处罚,最后酿出了恶果。

  段秀实叹息一声,语气诚恳道:“郭元帅功勋盖世,求的是善始善终,将军如今放纵士卒为暴,天下人归罪于谁?世人不会知道他们的姓名,提及这些恶行,只会说将军与元帅的名字啊。长此以往,祸乱由将军营中而起,郭氏之功名所存几何?”

  韩道:“段将军所言不错。”

  说罢,他拿出所携带的一应文书证据,放在了郭面前。

  “将军纵容士卒,确有恶果。县一案,朝堂上争论不已,影响甚大,故而朝廷命我前来……”

  “当时战乱,吃人的世道。”郭道:“我等平定天下,杀敌成千上万,韩御使为区区几条性命前来?”

  段秀实反问道:“我等杀敌、平定天下,为的不是保卫这些‘区区几条性命’吗?”

  “这不是区区几条性命,是法度。”韩道:“如封将军所言,长安城的登闻鼓一响,这案子哪怕郭元帅并不知情,可满朝议论的,都是郭家纵兵杀人。我这趟前来,不是为了惩治郭将军,反而是为保存郭将军的名声。”

  郭无言以对,但眉头依旧是皱着。

  道理他都懂,为难的是怎么安抚士卒的情绪。

  “话说得好听,士卒们奋死杀敌而没有赏赐,粮食还得靠他们屯田自己种。你说杀就杀,朝廷说降罪便降罪,如今是群情激愤,而非我要杀你段秀实。”

  韩沉吟了片刻,道:“将军为全军将士请到了拖欠的赏赐,如何?”

  “何意?”郭不解。

  “因将军你的请托,朝廷会送来大批辎重钱粮,犒赏将士。”

  这是原本就在进行中的事,但军中显然还没有意识到朝廷因为灭佛而突然宽裕了一些,韩捕捉到军中的预期,干脆再卖了一个不费事的人情。

  此事对郭却很重要,他踱了几步,道:“韩御史可将此事告知家父了?”

  “还没来得及说。”

  韩想了想,郭子仪没问钱粮辎重,更可能是因为与朝廷互有通信,知道他来不是处置此事的。

  但郭没想到这层,觉得自己还能借此事讨好一下郭子仪,比如跑去邀功,“孩儿说服朝廷再运一批粮草过来。”

  如此,郭遂做了决定,亲自出帐到阵前喝叱麾下道:“你等军纪散漫,我管束不利,反劳烦段将军出手!还闹什么?全给我解甲,还归队伍,再敢闹事者死!”

  众士卒诧异,还有人担心郭是被段秀实挟持了,不情不愿地退下。

  事情到这里也算解决了,韩正暗自庆幸多亏有段秀实,自己的差事办得很顺利。

  然而,段秀实竟然还不肯走,向郭道:“肚子饿了,可否留在将军营中用饭?”

  韩不由心想这营中士卒怨气犹重,何必要多此一举?

  结果,等用完了饭,段秀实拍了拍肚子,腿一伸,道:“我旧疾发作了,今夜就宿在将军营中,如何?”

  郭讶然,韩亦是面露苦色,但两人却也明白了段秀实对郭的试探之意,既感无奈,又觉佩服。

  ~~

  入夜。

  军营中的床板很硬,段秀实的鼾声大作。

  韩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先是担心自己被军中士卒杀了,之后思绪纷纷。

  太子殿下一开始要追查县这桩案子,朝臣们其实都是不太理解的,认为大战在即,不可因小失大。但这次来,可见太子与段秀实是一类人。

  正是因为要打仗了,才得弄清楚为何而战。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