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 第296章 人间薛公子(3/5)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她?”

  杨玉瑶眼神立即不同起来,道:“招她过来。”

  她盯着屋门,紧张地等着看杜妗的神色,然而杜妗素来是个心机深沉的,来时神情严肃,教人看不出半点端倪来。

  “怎么?”

  “此处可谈话?”杜妗借着这机会,并不见礼,以一种平起平坐的态度说话。

  杨玉瑶顾不得这些,道:“可以。”

  “安禄山派人追杀是真,但薛白没死,受了伤,在蓝关附近养病。”

  “伤得重不重?”

  “放心。”杜妗道,“他会好好地回来。”

  “他……”

  “我今日来,就是说真相。他在蓝关养伤,伤好就会回来。”

  杜妗语气加重,如此说了一句。

  所谓“真相”,就是她要让事情最后所呈现出来的样子,事先与杨玉瑶说过,彼此就会明白,如何去主导事情的走向。

  谈过此事,杜妗离开虢国夫人府,回了家。

  杜媗也从颜宅回来了,将同样的真相告诉了韦芸,姐妹俩由此都舒了一口气。

  “接下来只要等南诏叛乱的消息传回,他要的声势便形成了吧?”杜媗道:“到时众望所归,他与颜公该可还朝主持南诏一事了。”

  “计划是这般。”杜妗道:“至少,我知道的计划是这般。”

  “他还能瞒伱不成?”杜媗道:“即使他不告诉我的事,却是从来都告诉了你。”

  虽是埋怨,她也是温温柔柔的语气,因不是在吃醋,而是认为薛白与杜妗有时做事太疯狂了。

  “我有直觉,这次他没有对我全盘托出。”杜妗喃喃自语道,“若依计划,他不该与李白去华山。”

  “便是让人查到他与李白同游,世人也只会说他是心灰意冷,躲避安禄山。”

  “可为何是华山?而圣人又恰好要封禅西岳。”

  杜媗担忧道:“他不会想要在华山再次直谏吧?”

  杜妗摇了摇头,说不上来,认为这样太逾越圣人容忍的底线了。

  正此时,丰汇行传来一封密信,杜妗接过上面的标记,不动声色道:“阿姐,我去处置一笔私钱。”

  “你小心些。”

  “知道。”

  杜妗回了屋中,栓上门,从抽屉里拿出一本书来,对照着密信破译。因这是薛白传给她的,还是用的只有他们两个人能看的标记。

  然而,如此机密的程度,信上的内容却很简单。

  ——薛白已到华山了,让她想办法暗中离开长安,并调动所有最心腹的人手到华阴县,听他亲自安排。

  拈着信纸将它烧了,杜妗目露沉思。

  她想到,薛白也许要阻止封禅西岳一事,好让李隆基到时更容易承认南诏之事。

  ~~

  华山,镇岳宫。

  镇岳宫是一座道观,名为“华岳观上院”,开元四年始建,世人因它建在华山之中,以“镇岳”相称。

  宫观在玉女峰、莲花峰、落雁峰之间,倚山间峭壁而筑。

  薛白与李白如今便借住于此。

  这日下着小雨,薛白站在道观的屋檐下,俯瞰着雨中的关中大地,独自站了很久。

  “下雨了。”李白提着酒壶走来。

  “是啊,去岁春天没雨,夏秋时旱得厉害。”薛白道:“今年终于是初春小雨,好不容易有个过得去的年景。”

  李白这才想起没问他的来历,随口道:“三郎当过官?”

  “没有太白兄的官大。”

  李白仰天而笑,道:“我那官位不提也罢。”

  薛白笑问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是记梦诗,哈哈,我喜欢那个梦。”

  因一句诗,李白来了兴致,也不管细雨蒙蒙,拾起树枝便在院中舞剑高歌。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李白年逾五旬,难得的是身上依然有少年气,想哭便哭,想笑便笑,想做什么兴致一来就去做。

  相比起来,薛白反而像是更沉郁的那个。

  他原本是看向北方的,此时转过身看李白舞剑,目光便落在南面。

  这里也能算是华山之巅了,西边是峭壁,南边的南峰则是华山最高处,天子要封禅的西岳祠就建在那里,连着祭祀的天台。

  险峻无比的高山上,建起一座巍峨祠庙,极为壮观。工匠在雨天里也不停歇,吃力地搬着一块块巨石,堆垒着祭天坛,把当今圣人的功业堆向更高处。

  李白却偏要-->>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