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载侃侃而谈,举了几个他外放任官时地方小盐场的例子,同时还观察着薛白的反应。
当看到薛白不停点头,对他的看法深以为然之时,他则开始提出了他的意见。
“我以为,榷盐的关键若只在以盐收税,虽短期内必有大成效,然而若不加控制,盐价一涨,私盐横行,则乱也,故而关键当在于朝廷能掌控盐价。对此,我虽不才,亦有拙见,薛郎不妨过目。”
说到这里,元载竟是从袖中掏出一纸策文。
薛白接过,仔细看了,已不住点头,喃喃道:“公辅兄高见。”
他脸色凝重起来,深深看了元载一眼,有些犹豫。
元载盘膝端坐在草地上,身形笔直,眼中带着自信。
他不知薛白还在犹豫什么,却知自己是能助杨銛办好榷盐之事的人才。
良久。
薛白似乎看了王蕴秀一眼,有了决定,道:“公辅兄可否将这封策文留给我,我想请国舅一观。”
元载大喜。
他已是进士出身,在九品官任上向八品官迈步,而今日所为实则是在向一个白身少年投行卷。
但值得,得薛白这一句话,他的前程已明朗了起来……
target=_blank>"target="_bl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