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 第740章 莫要当杀鸡儆猴的鸡(2/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得为难也不敢吭声。

  “来,满饮此杯。喝了酒,领了旨,各位就回衙办事,办好了差事,皇上少不得升各位的官。立功报赏,你们就算不信本官,也该信希贤公。”

  “不敢不敢。”

  稀稀拉拉的声音响起。

  张璁知道这些人为难,但是事已至此,没有其他办法了。

  “希贤公。”

  刘健缓缓站了起来,“张阁老。”

  “你是山东的巡抚,这些的官员没有敢不服你的,以山东的地形、丁口,每县要完成丈田,大约要多久的时间?”

  刘健自然守礼,“张阁老是朝廷钦差,自然听阁老的。”

  “好。其实也并非是听本官的,山东的情形都在陛下心中。本官出京时,陛下亲口交代过,说山东各方面的条件最好,或许半年之内就可见成效。”

  刘健明白了,“那便半年,半年之后六府十五州八十九县,县县都务必完成此事。”

  他说完张璁挥手,这次他不仅带了人,还带了登记田亩的册子。

  明朝有所谓的鱼鳞册,就是将房屋、山林、池塘、田地按照次序排列连接地绘制,标明相应的名称,是民间田地之总册,由于田图状似鱼鳞,因以为名。

  但这次张璁带的东西是朱厚照要求的,其实有些类似于汇总册。

  现在都是空白的。

  “遵照皇上旨意,将这些册子发与诸位知县,封皮之上还请各知州、知县签署姓名,本官带来的测量人员也要一同签字画押。”

  这里面的基本内容是个汇总,就是哪个县、哪个乡、哪户人家、有几亩地、是水田、还是旱地,当然还有日期等基本的信息。

  大家都是官场上的老人,很明白签字的用意。

  现在签下去,填好信息,那就家家户户可查,将来核对起来万一不准,签字的人肯定是倒霉。就像当年南京皇宫的砖头也有人签字。

  这样一来压力就大了。

  毕竟都已经正德十一年了,开了那么多次大朝会,朝廷对于派人核准数据这一套东西已经很熟练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