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五八零章 乱世谋存,当学琅琊诸葛氏——(3/5)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p>

  这个时代,再没有什么比让家族繁荣与延续下去更重要的了!

  …

  …

  ——“致良知…”

  ——“良知即是道,道即是良知。放之则弥六合,退藏则完一己。”

  ——“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就是自然。一切唯心造,心明则万事明。”

  安陆城城郊,隔着老远…就看到一个仙风道骨的老叟在不断的吟唱着这一句句话语…

  仿佛…这些句子让他有了全新的感悟,让他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让他脱胎换骨了一般。

  这仙风道骨的老叟自然便是左慈。

  昨夜左慈听关麟一顿忽悠,大量的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道”传入脑海…

  当时的他只记得那面具道人提及最多的一条是“安心立命”…是这个时代的人普遍缺乏让他们“安心立命”的东西。

  为此,左慈还琢磨了一宿…

  ——『这个安心立命的东西是什么呢?』

  ——『道…能实现这个安心立命的东西么?』

  也正是在琢磨“安心立命”这个题目的时候,左慈突然想到了另外一条,是那面具道人提出…但还没有浓墨重彩去阐述的一条。

  ——致良知!

  人就怕琢磨,左慈越琢磨…越是突然间明悟了一些什么。

  基于此“致良知”与“安心立命”。

  有没有一种可能,面具道人提到的“致良知”就是解决这乱世中…人们安身立命的东西!

  “这…”

  左慈不由得陷入沉思…

  一旁的葛玄好奇的问道:“师傅一直再提及致良知,那…弟子不懂了?良知的范围广阔!何谓良知呢?”

  面对葛玄的疑问…

  左慈按照他理解的回道:“就是一些事儿该做,一些事儿不该做!每个人都应该有个起码的是非观念…按照自己的本心、本性去做…既‘良知即是道,道即是良知’…当然,为师的阐述也未必精准,但无疑…这种思想…比我们道家原本的思想更超前,或许…也更适合这个时代。”

  左慈用他明悟到的内容去向弟子葛玄阐述。

  总结而言…就是字面的“良知”,是“起码的是非观”…

  倒是葛玄…他是个聪明且善于思考的弟子,顺着师傅的解析,他不由得反问,“那师傅…我们帮魏王盗取白磷的制造图,使得魏王利用此白磷焚烧天下万民、屠戮万千黎庶…最终一统!以此为代价使得我道家丹鼎一派成为正统,成为国教…这中间的良知与是非观又存在于何处?若是按照师傅方才说的…我们的所作所为,一切都是有违良知,是没有起码的是非观念!”

  这…

  无疑,葛玄的这一则反问彻底的稳住左慈了。

  这让他不由得凝眉,不由得沉思…

  是啊…

  良知是什么?或许…是广泛的,但助纣为虐似的行动,无疑…是与“良知”背道而驰。

  那么问题又来了?

  在帮助他所谓的道门成为正统这条道路上,他左慈应该如何看待良知…他安心立命的东西又是什么?

  一时间…

  左慈有太多的疑问,有太多需要探索,需要解决的地方…

  他不由得眯起眼,心头暗道:

  『看来…这些答案,只有等今晚,再听那位高人的论道…从而解惑了!』

  正在左慈这般思索之际。

  “师傅…师尊…”一名道门的弟子匆匆赶来,见到左慈与葛玄,他行了一个道礼,然后恭敬的说,“四方山…白磷的事儿总算有突破了!”

  “什么突破?”

  听到是白磷,葛玄语气复杂的反问。

  而左慈…竟是因为这个敏感的话题神色变得更加凝重!

  似乎,在解决…那“致良知”与“安身立命”的问题前…

  白磷,这个天下万千黎庶的大杀器,他持观望态度,持…缓一缓的态度!

  比其这个…他的心思更多的扑在那面具道人的“道义”上,扑在他必须且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上。

  道门弟子的声音再度吟出…

  “师傅、师尊…说起来,为了完成魏王的这项任务,弟子们曾想过无数种方法,要么混入四方山,要么扮做菜农、厨子潜入其中,或是秘密盗取那白磷的提炼图纸,或是拉拢一些关键的人物,予以策反…可这些,最终都一无所获…眼看着魏王交代的行动就要胎死腹中,弟子们的情绪也愈发低落…哪曾想,天无绝人之路…就在弟子们都打算放弃之际,等到了,还真让我们等到了转机!”

  葛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