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岳父是李世民》 后记(五)(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天门塌了,一眼就看到了宫门后平地尽头的太极殿。

  没有官兵跑来,也没有人来过问。

  这不过是骊山与皇帝的一场买卖,既然是要重建皇宫,那就要拆掉旧的重新建设新的。

  张清清道:“太子,可知为何要炸了承天门?”

  李象摇头。

  张清清道:“我外公也就是你皇爷爷考虑过一件事,那就是在太液池的北面,也就是龙首原再建设一座宫殿,但考虑到所有钱粮人力众多,一直搁置,但骊山拥有逆天时,改地利的能力。”

  “而且重建皇宫省下来的银钱与人力能够更多,这比再建设一个皇宫好太多了,当抛却了许多礼教与繁杂步骤,很多路都是走得通的。”

  这姑娘讲话越来越像骊山县侯,尤其是眉眼中的笃定与谈吐的样子,与张阳当年的时候一模一样。

  一直以来听之任之的李象回道:“姐姐的想法错了。”

  “嗯?”

  张清清有些诧异,这傻太子竟然反驳了。

  李象回道:“非是因受限于人力物力,而是现在的骊山掌握着关中绝大部分的人力资源,朝中不得不依仗骊山,父皇会将这等工事交给骊山,正是因为此事交给骊山,比皇帝亲自下命要好的多。”

  “父皇从来没有亲自下令重建皇宫,而是姐姐向皇帝谈生意,而谈成了这个买卖,往后成败与否也都是骊山的事,与父皇无关,外界的议论也与父皇无关,只与骊山有关。”

  “再者说,骊山掌握如此庞大的人力资源如果不为社稷做点什么,世人皆会指着骊山。”

  张清清沉默良久。

  这傻太子不说话也就罢了,一开口就说了这么多。

  “原来你懂得这么多。”

  李象回道:“这都是弟弟听旁人的议论,而自己想出来的缘由,让姐姐见笑了。”

  张清清对他道:“你让他们将这里收拾干净,明天我还来。”

  李象躬身作揖道:“弟弟这就安排。”

  回到骊山,张清清站在华清池边心情不是很好。

  张心安吃着小慧姨姨做的糕点,道:“小慧姨姨怀着的孩子快出生了,就这些天了。”

  张清清又道:“小武姨姨什么时候娶进门?”

  张心安嘴里嚼着糕点,坐在姐姐的身边,低声道:“外公与外婆已经在准备了,娘最近在准备小武姨姨的嫁衣,多半就是这些天了。”

  “不过这件事是外公与外婆在主持。”

  “况且,听闻朝中有人向皇帝进谏谗言,让皇帝迎娶娘的弟子小武姨姨,以此来制衡骊山。”

  张心安不屑道:“朝中还是有贱人的。”

  心安的认知中,骊山的利益要放在首位,其次是爹娘的主张,爹娘说的话与决定都是对的。

  张清清很是认同地点头。

  比起李象,其实心安这个弟弟一点不笨。

  相反的,他很聪明,聪明到能够将骊山的利益放在首位,并且知道朝中的险恶用心。

  就算是皇位上的那位舅舅对骊山不下手,朝中这么多人,他们难道就不想动骊山这个关中最富庶的地方吗?

  人心并不都是向善,这世上永远都有坏人。

  姐弟俩从小就知道,皇权对骊山来说并不是真正的合作伙伴。

  皇权与骊山是互相博弈与交易的对象。

  可以互相合作,也可以作为对手。

  如果当年爹娘因外公,而无法作出绝对的敌对。

  倒是姐弟俩心中没有这么多的负担,他们对皇宫没有太多的感情。

  翌日,张清清带着骊山的工匠再次来到了皇宫。

  李象与昨日一样,亲自在朱雀门前迎接。

  张清清对他道:“你的话语错了,其实重建皇宫的事并不是骊山的意外,而是你皇爷爷的嘱托。”

  李象的神情多了几分疑惑。

  “你也不用多想,至少在外人看来是这样的,其实早在你皇爷爷退位之前,就已与我们骊山签订了契约。”

  “原来如此,此事孤倒是不知晓。”

  李象低声道。

  张清清走入朱雀门,昨日炸塌承天门时的瓦砾都已清理干净了。

  她打量着四周,目光最后落在了中书省。

  李象连忙道:“这是中书省,这里还不能拆。”

  “太子不用担忧,我只是来这里个人。”

  不多时,许敬宗从中书省走了出来,他满脸的笑容,抚须道:“今日怎么又来了?”

  张清清道:“听闻朝中有人进谏,想要陛下将小武姐姐纳-->>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