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九百二十二章 裴炎与郭正一(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一间间的房屋,每过了一段路就会见到房屋,这些房屋前站着三两个人,他们手中拿着旗子,旗子的颜色有两种,一种红色一种绿色。

  看起来绿色是能够通行的意思,裴炎低声道:“这就像是军中指挥万军所用的旗帜。”

  郭正一,字正一,出身中山郭氏,也算是中山一带的望族出身,这一次他有十足的信心进士及第。

  裴炎,出身绛州闻喜县,此番他与郭正一的志向不同,他打算先去弘文馆念书,之后再想着进士及第,因年岁不够,还未到能够入仕的年纪。

  他低声道:“正一兄,听说近年来长安人才辈出。”

  郭正一挥袖笑道:“正是吾辈意气风发之时,有何惧哉!”

  火车又行进了一段路,速度开始放慢了。

  眼看出现了一幢高楼,这幢楼有五层,每一层都有来来往往的行人。

  “快看!”有人大声呼喊,“那就是骊山建设的贞观院!”

  贞观院很漂亮,它没有屋檐,而是平顶的,而且在楼前还有一个巨大的平地,两个大楼相邻,在后方还有一幢幢样式新奇的房子。

  “你们看,那是钟楼,与骊山上的那个钟楼一样。”

  裴炎抬眼看去,看到了一个细长的钟楼,钟楼上有一个罗盘,正好是午时,十二点整。

  钟楼响起了钟声,顷刻间两幢楼中有数不清的学子涌了出来,他们散去四方。

  两千亩地的贞观院一眼看不尽,火车停下了。

  这里也有一个车站,运送着各种货物,各式行人来往不绝,甚至还有零星穿着官服的官吏。

  郭正一道:“去技术院内看看。”

  裴炎连忙道:“那是他们学技艺的地方,我们闯入怕不好。”

  郭正一笑道:“无妨,这里不会拦着外人的,听说那骊山县侯让关中绝大部分的青年都去学技艺了。”

  心中还有些犹豫裴炎又是深吸一口气,目光看了看四下,心想着也不着急去长安城,就跟着他的脚步走向技术院。

  原来在技术院外还有各式的商铺,有卖书卷的,有卖各式吃食,还有卖衣料的。

  裴炎买了一颗茶叶蛋花了一文钱,觉得已经可以果腹了。

  郭正一买了蛋糕和奶茶,他还没吃过这样新奇的吃食,与一些商贩攀谈了起来。

  本该是读书人的清净之地,不应该有这么多的商户。

  裴炎听着商户解释才知道,原来是建设技术院时候,是各县共同拿出的土地与人力。

  按照约定骊山县侯也要惠及各县,允许了各县在这里摆放商铺。

  裴炎回头看了眼车站来往的行人,再看看眼前热闹的商铺,还有庞大的技术院,心中狐疑了好一会儿。

  见郭正一朝着技术院走去,裴炎也跟上了脚步。

  从还显混乱的车站走入技术院,眼前豁然开朗,这里是一大片平整的地面,门前有个横卧的石碑,写着技术院三个字。

  这里很整洁,整洁的地面上没有积雪。

  与外界好似是另一片天地。

  走入这里的时候也没有盘问与盘查,很顺利地就进来了。

  郭正一善与人交谈,他很快就与这里的学子打成了一片,这里只是技术院的一小部分地方,在后方还有一片土地,占地两千亩的地方才修建不到一千亩。

  还有不少民夫在这里匆匆而过,他们正在修建技术院的后方,后方的工地还是不能进入。

  听说这里修建得匆忙,去年的时候,这里的民夫一边修建,学子们一边在这里学习技艺。

  这里给学子提供住宿,甚至还有用饭的场所,三五钱就能吃一顿饱饭,很是便宜。

  最吸引裴炎的还是这里的阅览室,这里有很多书籍,这些书籍有些是骊山学识,还有很多是技艺相关的书。

  离开技术院时,裴炎很是恋恋不舍,他一次次在心中告诫,自己是来长安城科举,是要进士及第的,不能分心。

  车站的西面还有铺设好的路面,用石子堆砌着,已经铺设了铁轨。

  沿着这条铁路途经新丰县便是一座大城。

  看来这条铁路是要通向长安城,从这里走入春明门,跟着人群走入这座大城。

  朱雀大街很宽敞,行人来来往往很拥挤,稍不注意那些一同前来的学子也纷纷走散了。

  走在同样热闹的朱雀大街上,裴炎又觉得无趣了,这长安城和其他热闹的州府没太多的区别,只是人更多了。

  郭正一与几个学子要去崇德坊看看。

  裴炎独自一人来到了弘文馆,向这里递交了文书,管事确认之后便可以在这里读书了。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