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八百零八章 真假南诏王(1/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独罗又慌张改口道:“下臣不着急。”

  大雪刚停歇不久,空气特别地寒冷。

  张阳看他的鞋子上都是泥泞,这些湿泥黏在鞋子上,此刻他的双脚不定被冻得通红。

  “你回长安城吧,之后的事情我自己会安排,你要记住我现在是南诏王,只有我才能给你身份,我若不认你,那你什么都不是。”

  独罗连连躬身行礼,他连忙道:“下臣明白,下臣明白……这就回去了。”

  还真如李泰所言,这气冷得邪性。

  在这个以农耕为主的时代,人们的生活习惯也都是跟着一年四季来的。

  周边郡县的人早早就进入了过冬状态,人们开始深居简出,靠着秋日里积攒下来的粮食度日。

  张阳看着收获稻米有些发愁。

  上官仪解释道:“我们打算先将这些稻米烘干,先储存起来,之后再进行晾晒。”

  “辛苦你了。”

  “有铁匠坊的炉子可以帮忙,其实我们省事不少。”

  张阳抬头看向空,阴沉沉的空,乌云还密布着,风声依旧作响。

  上官仪惆怅道:“今年大雪来得早,让其他村县看笑话了,我们的稻米都白种了。”

  “粮食能多一斗米,那也是富裕。”

  “下官这就安排人去烘干。”

  也不知道这雪什么时候可以结束,气什么时候可以晴朗,风吹过的时候,还会带来一些雨滴。

  张阳揣着手走入自己的藏书阁,武和慧,李玥三人还在盘算怎么开发南诏,并且商讨怎么将南诏的资源运送出来。

  在三人议论的桌案边坐下,张阳问道:“商议得如何?”

  三人齐齐看向张阳。

  慧和武跟她们的老师一样穿着朴素的布衣,还围着围巾。

  此刻李丽质正在给弟弟妹妹们上课。

  李玥看着地图,地图上已经画了几条路线。

  武解释道:“我们原本想着借用古时的蜀道,将南诏的矿产送来,可如此一来这些货物势必要路过剑南道,一旦进入剑南道就会进入官兵的视野,势必要经过盘问,能否运来就难了。”

  她继续道:“整个南诏都是骊山的家产,可家产远在边,想要拿到手里反而很难,陛下得知师父得了南诏王的位置,却不为所动,是因为陛下知道师父想要得到南诏的矿藏,势必要过蜀道。”

  “可陛下将中原各地分为十道,而中原十道各地都有折冲府,下兵马又受陛下节制,这才使陛下得知师父成了南诏王,此刻又有恃无恐。”

  李世民当然有恃无恐了,南诏不像高昌,南诏在大唐的南方边陲。

  慧又道:“其实还有一条路,可以从岭南送到江南东道,再由运河送到洛阳。”

  她指着地图道:“如此一来,主要的人力只是用在南诏与江南东道的路上,而水路的路线更快一些。”

  听着他们的方案,放在骊山面前的是个很现实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远在边的家产骊山拿不到。

  李玥收起账册,又道:“与虎谋皮一直以来都是很危险,更何况是在父皇眼下。”

  骊山默不作声地得到了南诏,可是南诏的矿藏要越骊山,又要面临这严峻的问题。

  张阳拿出一份名册,低声道:“这是何必安排在南诏的人手。”

  趁着这个机会,徐慧先开口了,“师父,弟子的母家可以安排人走一趟南诏。”

  李玥点头道:“嗯,慧的家人信得过,而且江南东道的茶叶离不开我们骊山。”

  徐慧办事很积极,她是李玥的左膀右臂,又是将母家的利益与骊山绑在一起。

  武和慧这两个子弟很聪明,现在来看武还显稚嫩,可在统筹调度上,慧已经完全能够能够接替李玥了。

  慧也才十六岁,她的成长太快了。

  见夫君神色纠结,李玥劝道:“虽南诏远在边,我们家得不到,我们可以慢慢与朝中分,就先让慧安排人手去南诏看着家产。”

  慧起身道:“弟子这就去写书信。”

  南诏的事并不迫在眉睫,张阳齐声道:“我去看看今午时吃什么。”

  “想吃饺子。”李玥当即道。

  “好,我们一起包。”

  “嗯。”

  将婶婶准备好的米面拿出来,张阳擀面片,一家子正在包着饺子。

  而此刻长安城内,一伙恶徒被押送到了朱雀大街上。

  范阳的事情发展到现在已经一发不可收拾了,马周将范阳卢家的子弟拿下的有七七八八,还有一帮恶徒也正在被送向长安城。

  狄仁杰很好奇这伙恶徒,他声道:“许尚书,他们为何要在范阳行凶?”

  许-->>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