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二百八十三章 崇文馆成果(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李承乾手里拿着这卷书,“大安说此书纲要乃是出自孤之手。”

  张阳接过书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四个字课外读物。

  大安在取书名上都是这么地朴素。

  打开书,文字入眼细细看着其中的内容,张阳点头道:“嗯,完成的不错。”

  李承乾神情惶恐,“大安说此书纲乃是孤所作,还说是根据孤的纲要写出来的。”

  张阳点头道:“对呀,我是看着太子念这份纲要。”

  闻言,李承乾痛苦地扶着自己的额头,“等会,你让孤好好回忆回忆。”

  再看大安憨厚的笑容,张阳笑道:“这就是我们崇文馆的第一个成果,你让人将这个成果交于陛下,此等课外读物能够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也让他们更加主动地读书识字,让我们大唐的读书人更多,把我的这番话语也转述给陛下。”

  “喏,这就去办。”

  李承乾的表情由痛苦转变为麻木。

  来到他身边,张阳小声道:“太子殿下回忆得如何?”

  “孤当真能写出这种纲要。”

  见他还是不信,张阳走入崇文馆,这里有一张矮脚桌桉,桌桉上放着乱糟糟的卷底下拿出一张宣纸。

  上面写着的就是当初的纲要。

  张阳将这份纲要放到李承乾面前,“太子殿下请看。”

  李承乾迷茫道:“看什么?”

  “请看这份纲要,这是太子念诵让臣记录下来的纲要,纲要上写着的故事集摘选是什么?”

  李承乾思量着,“孤以前在母后那边看过一卷故事是玥儿让人送来的,孤就让人抄录的一份,平日里看着解闷。”

  “那就对了。”张阳再次指着其中一份纲要,“还有这个咸有一德摘录?”

  李承乾点头,“孤确实也背诵过。”

  张阳再指出一处,“春秋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孤记得,这些都是孤要背诵的。”

  李承乾不住地点头,眼神中的迷茫之色更重。

  张阳笑道:“这上面的种种太子都记得,太子为何还想不起来?是不是酒后又忘了?”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皱眉闭眼捂着脸,“孤现在感觉很痛苦。”

  拍着他的后背,张阳又小声安慰道:“想不起来就不要想了,再想只会越来越痛苦,我们去喝茶下棋。”

  “也好,也好。”

  张大安将一些话语转述给宫人,并且交代将此书也交给陛下。

  宫里的太监办事还是很麻利的。

  不到半柱香的工夫,课外读物这卷书就出现在了李世民的桌桉上。

  “陛下,此书是太子殿下的崇文馆所出,特来呈予陛下。”

  李世民拿过这卷书看着上面的内容,“朕让张阳开办崇文馆,他就用这么一卷书来交代给朕?”

  】

  太监躬身道:“此书乃太子所立纲要,由少师张阳书写纲要,再由崇文馆张大安编撰。”

  李世民神情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只是安静地坐着。

  光是这种威严就让一旁的太监与宫女不敢抬头,也不敢动弹。

  许久之后,李世民站起身走出了甘露殿,一路走过太极殿来到吏部。

  此刻吏部之内,高士廉正闭目养神。

  听到小吏在耳边讲道陛下来了,年迈的高士廉缓缓站起身,看到李世民躬身行礼,“老臣拜见陛下,老臣行事怠慢失礼,还请陛下赐罪。”

  眼神示意,让一旁的官吏全部出去,李世民换上笑容扶着高士廉,“舅父何出此言,何来赐罪?如今年事已高朕特意让吏部多派了一些精干文吏,便是希望能够给舅父分忧。”

  李世民又道,“不知舅父近日身体如何?”

  高士廉抚须道:“时常忘事,时常昏睡,忘记了时辰,有时醒来想不起自己身在何处,有家人安抚才知身在家中。”

  “朕安排太医署再给舅父看看身体。”

  “不必了。”高士廉摇头笑着,“年事已高皆会如此,治不好。”

  握着高士廉的手,李世民沉默着。

  “臣将吏部诸多事宜都交给杨师道,此处多数事宜都是交给了他来主持,是一个得力的臣子,就是为人优柔寡断。”

  “朕明白,吏部缺少能够做决断的臣子。”

  高士廉缓缓点头,“要是杜如晦还在就好了,以他的才干定能担任吏部重任。”

  “当年那些人与朕戎马半生,功成正是安享之时,如今朕想立盛世他们却看不到了。”李世民言语中带着感慨。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