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 第90章、御书房的十八把交椅(2/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p>  四十七岁的他,既不会再桀骜飞扬,又不会心怯忐忑,所以他敢抬头好好看看皇帝。

  “张孚敬,字茂恭,如何?”朱厚熜抬头,微笑着看他。

  “臣张孚敬,谢陛下赐名、赐字!”张璁激动不已地叩谢圣恩。

  孚,信服;敬,谨慎。茂,才德;恭,肃敬。

  不光有了新的名,还被赐了字。

  看着四个御书大字,探花郎的风头还盖过了状元、榜眼。

  但谁让人家也叫cong,还敢在这个场合请皇帝赐名呢?

  梁储再次看了看无动于衷、漠不关心的杨廷和,又看了看笑得温和的皇帝。

  多喜庆的日子,为什么总觉得会有一场新风波呢?

  明天礼部赐宴、后天入宫谢恩受朝服冠带、再后天拜谒孔庙题名立碑,新科进士们功成名就的日子开始了。

  但脑筋清楚的朝臣们都知道,他们只是刚在这个舞台晃了一圈暖个场就要退到最外围的新人。

  陛下的策题,还问了全体在京朝参官。

  这恐怕是一场有黜落的殿试!

  正在“进京赶考”的费宏,能像他侄子一样“做状元”?

  登基满月了。

  乾清宫外有寂静中的喧闹:重建日精门的工作过程中,没人敢大声喧哗,但终究是个工地。

  不需要人催促,人人都只想快点把活干完。在皇帝眼皮底下干活,压力太大了。

  不是有句话吗?伴君如伴虎,他们这是给老虎修窝。

  二十二日的经筵之后,朱厚熜回到了这里,身后跟着黄锦、严嵩、刘龙。

  日精门旁忙碌的众人顿时停了下来,齐齐跪倒在原地。

  “去中圆殿。”朱厚熜往那边看了一眼,“天热,多给他们备些水。”

  “奴婢领旨。”守在这边监督的高忠低声应答,随后羡慕地看着黄锦的背影。

  “陛下宽仁爱民。”严嵩笑着拍了一句马屁,一行人直接到了乾清宫与坤宁宫之间的这座方殿。

  将来以交泰殿闻名的它现在还名叫中圆殿,本来是皇后在某些礼仪场合接见外命妇的地方,它还有一个功能:存放天子的各方宝印。

  现在宫中没有现任皇后,养心殿也还没改建出来,朱厚熜把这里暂时用做书房了。

  因为乾清宫的东西暖阁不够大。

  严嵩和刘龙属于最先知道这里陈设的外臣。

  正殿之中,挂上了一幅很大的大明舆图。

  御座前的御案前面放了三面椅子围成一圈,计有十八张,面前各有一张小案桌。

  除了门口那排,另外两排椅子后面就都是书架,上面已经堆满了不少书卷。

  从昨天传胪大典后,所有考生的策论就都送到了这里。

  朱厚熜还是每个人的都看了看。

  严嵩和刘龙今天已经不用吩咐了,在御案前两侧各找了一个椅子就坐上去继续帮皇帝提炼考卷中的论点、论据。

  简单来说:剔除废话,摘录重点。

  这哪是日讲?

  从他们五月初八开始能到这边日侍左右之后,做的一直就都是秘书的活。

  除非皇帝有疑问,而问的,也往往都是具体的事。

  严嵩自不会义正言辞地劝谏皇帝应该多学四书五经、读史讲史,刘龙更是准备不出错不冒头就好。

  但就是有一点严嵩很不明白:这里摆着十八张椅子,是什么讲究?

  联想到那正在筹划改建的养心殿御书房……这个地方现在岂非正是御书房?

  他不敢多嘴问,但他知道皇帝绝对不可能就为了日讲在这里摆足足十八张椅子!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