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贾看向了周围的群臣,说道:“这厮如此无礼,群臣何以闭口不言?难道是都认可这厮的胡言乱语吗??”
群臣幽幽的看着他,还是没有说话。
我们怎么知道你是不是在钓鱼?
关键时候,张不疑站起身来,“好了,诸位莫要争吵。”
张不疑起身,众人顿时安下心来,这厮往往能代表着皇帝的态度,他倾向哪一边,那皇帝就会倾向哪一边,且看看这是不是在钓鱼。
“我来说句公道话。”
“这件事啊,陈买说的很对!陆公简直是无理取闹!可以坐下来了!”
陆贾顿时气的牙痒痒,险些就要破口大骂。
群臣心里却明白了,这就是在钓鱼,张不疑支持陈买,说明皇帝也是赞成的...刘恒却及时起身。
“诸卿之间,不必争什么高下....工部当然重要,可其他部门难道就不重要吗?我看陈卿之言,并非是为了与诸卿争位,只是因为觉得工部遭受了轻视,心中不满。”
“这些年里,工部的成就,我们都是看在眼里的,我提议,庙堂设立对地方匠人的考核,分别设立级别,手艺出众者能得到庙堂的俸禄,钻研发明者当纳入工部,给与爵位...”
刘恒的话再次引起了一片哗然。
刘恒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像考核士人那样考核匠人,能力越高的,级别也就越高,拥有这个级别的匠人就能享受不通级别的待遇和部分特权....这就相当于未来的“举人不纳赋”,等级越高的士人待遇就越高。只是此刻,这种士人特权被转嫁到了工人的身上。
“这怎么能行呢?”
“御史公啊,这...”
群臣这次是忍不住了,陈买要将工部变成第一,他们也不多说什么,反正只是名头而已,可是刘恒要给与工人待遇,这就触犯到切实利益了。
读书人都得不到的待遇,凭什么让他们来获得呢?
当即就有大臣说道:“御史公啊,这天下的匠人不计其数,若是都给与待遇,只怕对国库来说是个巨大的问题,实在是不妥啊!”
刘恒笑着回答道:“并非是所有人都有待遇,是要进行考核的。”
“可对匠人要如何考核呢?”
“很简单,木匠以木匠事,铁匠以铁匠事,泥瓦则以建筑事,若是有钻研发明者,直接赐予最高级...”
刘长坐在上位,听着他们的争论,眯起了双眼。
刘恒的这个建议,其实是从自己这里出来的,他结合了前世那些职业证书的做法,准备给天下人来波大的,对各行各业的工人设立证书考试,有不同的证书就能享受不同的待遇。如此来提高整个大汉匠人的生活条件和地位,让大汉走向重视科技,重视技术,重视工人的道路上去。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换源app,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刘长甚至很有恶趣味的给不同级别取了名,有四级证书的就叫童生,三级证书就叫秀才,二级叫举人,最高级的叫进士。
这自然是结合了科举的称呼,颇有些讽刺意味。
他还准备设立诸多工业领域的奖项,专门发给那些在领域上有突出贡献的人。
这些文人怎么想,他不在乎,他就是要让天下人明白“工”的重要性,先在大汉推广开来,反正当下也没有人敢违背自己的想法!
朝中顿时乱了起来,众人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乱作了一团。
陈陶深吸了一口气,今日他跟着陈买前来参与朝议,尽管陈买提醒过他,可他实在是没有想到,居然会是这般的大事。
直到朝议结束,群臣也没有真正认可刘恒的建议。
刘长也没有想着一次朝议就强行推行,就算他愿意,四哥也不会同意。四哥是个讲道理的人,总想着一步一步让群臣接受。
刘长也无所谓,四哥能让他们接受是最好的,若是不能,自己就持刀推行,看谁敢反对。
朝议结束,群臣纷纷离开了此处。
今日的事情,对他们的震撼还是很大的,想到那些匠人都能混到这样的特权,他们心里就极为愤怒,难道陛下当真昏庸到了要与工人一同治天下的地步了吗?
当刘长回到厚德殿的时候,张不疑笑呵呵的跟在他的身后。
“陛下不必担心,他们会接受的。”
“没有什么反对的余地,这是朝中三公所认可的,诸卿其实大多也赞同,就是那些狗东西,觉得不公...他们算不得什么,迟早会同意...”
刘长不屑的说道:“我压根就不担心他们会不会接受,天下还有谁敢反对我呢?只要皇帝软弱,他们才敢上书来诉说不公,想想始皇帝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