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第六百八十一章 定三越 (中)(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海是不同的,大海上的波涛翻滚,是平静的江河湖泊所难以比拟的。

  这还是在冬季出兵,没有受到台风的影响。

  若是夏季的话,一旦遇到台风非常有可能全军覆没,都沉到了海底去喂养鱼虾。

  等到被精挑细选出来的万余精锐上了船,沿着大江一路出海南下,晕船的事情就开始不断出现。

  明明是身强力壮的七尺汉子,可却是上吐下泻面色苍白,仿佛下一刻就会背过气去。

  这等状况,真是将随军的公孙敖给急的要死。

  “将军。”

  李当户眼看着不是个事儿,只好上前进言“不如靠岸?”

  这个时代的海船出海,基本上都是沿着海岸线走,因为缺乏技术和仪器,深入大海的话会导致迷失方向,沿着海岸线走能够以陆地作为参考物。

  此时船队距离海岸线并不远,就在视线可及的范围之内。

  眉头紧锁的公孙敖,沉声询问“这等状况,需要多久才能恢复?”

  “上岸之后,三五吧。”李当户想了想回应“再严重也不至于要十。”

  “不可。”

  听闻此言,公孙敖当即摇头“没那么多时间,东瓯那儿不知道能够坚持多久,若是东瓯被攻破,那就麻烦了。”

  东瓯国打不过闽越国,现在国都东瓯被围困,若是被攻磕话,那攻城战可不好打,是需要拿人命去填的。

  “加快速度,尽快抵达东瓯城。”

  面对这个命令,李当户只能是无奈的应下了。

  大海行舟,全靠风与洋流,这可不是主将一句加快速度就能办到的事情。

  好在他们的运气不错,最终在花费了六的时间之后,船队终于是抵达了东瓯外海。

  接下来,就是登陆了。

  这个时代的登陆作战,可没有什么设施完备的海港可以用,全部都是用船接驳。

  大海船下锚收帆停下之后,将随船携带的舢板放下去,人员与物资上到舢板上,用划桨的方式送上滩涂登岸。

  用这等效率极为低下的方式,想要将万余人马与众多物资送上岸,至少需要好几的功夫。

  公孙敖转来转去有些急前不能靠过去吗?”

  “将军。”

  李当户耐心的解释道“强行靠岸要么搁浅,要么触角,船是直接完了,而且也不确定能直接上岸,若是翻船了,那可就全都完了。”

  公孙敖点点头,表示理解。

  这些海船造价不菲,而且上面的人也是属于水军的。

  他这次虽然从子那儿拿到了指挥水军的虎符,可也只是在平定三越的战争之中有效。

  人家本质上,与他并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

  若是情况紧急,自然什么都顾不得了。

  可上岸之后派出的侦骑回禀,是东瓯城虽然被围困,可看上去还能坚持一段时日,这就没有了强行冲滩的必要。

  “以后要在这儿建造海港。”李当户观察了岸上的环境道“至少也要修几条深入海中,能够停靠船只的栈道。”

  “不错。”

  公孙敖点头表示赞许“这里位置靠近东瓯城,无论是运人还是运粮运物资,都是海运方便。修建海港,可以有效加强朝廷对这儿的掌控。”

  两人都支持修建海港,只不过修建的费用与人力,却是都没有去提。

  他们是军人,只管打仗的事情,如何修建海港什么的,那都是子下令,自然有人去做。

  花费了好几的功夫,军士与物资终于是被送上了岸。

  公孙敖不敢耽搁,留下一批症状还没有缓解的军士,带着上万人马急匆匆的向着数十里之外的东瓯城奔去。

  而留在了岸上的李当户,却是在考察着海港的环境,还打算修一条从海港通往东瓯城的道路。

  真是干一行爱一行,李当户现在已经完全进入了水军都督的角色,到哪儿想着的都是修海港。

  汉军的突然出现,大出闽越国的意料之外。

  他们自然是知道汉军在外围集结兵马的事情,可之前已经分兵封锁各处,那些汉军就算是不顾损失的翻山越岭而来,没几个月的功夫也别想到这儿。

  几个月的时间,足够他们攻破东瓯的了。

  正因为如此,所以围城的闽越国兵马,完全没有防备后方的意思。

  等到公孙敖发动攻击,闽越国的兵马不出意外的被打到崩溃。

  战斗过程没什么好的,一如汉军击败数不清的敌人那般的乏善可陈。

  打赢了之后,公孙敖派人去叫门,确认了来的的确是汉军后,东瓯国这才开-->>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