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第四百九十四章 李三郎自己抗下了所有(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百文斛米粮已然全部购买完成,购粮之事就此结束!”

  消息一出,整个关中都沸腾了。

  大户们都在惊呼这不可能,明明太子这边一直在卖粮食,他们这些大户买来的粮食堆积如山。

  太子这儿是从哪弄到的五百万斛的米粮?

  然而宰相带着户部亲自点验,证实了太子的确是上缴了五百万斛的米粮。

  不但大户们傻了眼,李三郎也是满心的不敢置信。

  “这不可能!”

  愤怒的李三郎命令高力士等人去严查户部,查看是否是户部额外多给了太子财货买粮。

  可严查的结果,却是户部一文钱都没多给过。

  李三郎不信,他不相信李云泽能够在这种环境下完成和籴法,命令高力士等人务必查探清楚。

  然而这边的大户们,却是直接找上了李三郎。

  原因很简单,秋收开始了。

  今年关中算得上是风调雨顺,秋收的产量预测不低,也就意味着粮价必然会下跌。

  而这些大户们手中握着海量的粮食,此时压根就是卖不出去,尤其是以八文钱一斗的价格从李云泽手中购买的粮食,更是让不少大户把财货都给砸进去了。

  用行话来说就是,砸手里了。

  这些大户们哪里是能够忍受亏损的人,这种时候当然是要找皇帝来出头为他们挽回损失。

  他们的要求只有两个,一个是要太子以至少斗米十文钱的价格,将他们手中的米粮收购走。

  还有一个,就是推行和籴法不得由官府放粮。

  从正常人的角度来说,这些要求简直就是痴心妄想,完全违背了良心与道德。

  可从李三郎的角度来看,来求情的都是皇亲国戚,大臣权宦,门阀勋贵。

  这些都是他统制大唐的基石,损害了这么多人利益的事情,他不能去做。

  然而,就在李三郎思索着要如何让李云泽背锅的时候,李云泽这儿却是直接将锅甩了过来。

  长安城内外开始流传消息,说是陛下力主和籴法,命太子购粮之后,将会按照斗米五文钱的价格由官府直接售粮!

  消息一经传出,长安城内顿时欢声一片,众多百姓跑到大明宫前高呼万岁,甚至就连国子监的监生们,都联名上书称赞李三郎乃是尧舜禹汤,明君再世!

  舆论发酵之后,李三郎直接被逼到了死角。

  一边是权贵利益受损,逼着他帮忙挽回损失。

  另外一边则是民心逼迫,消息已经流传开来,他若是反悔的话,那对名声的损害就太大了。

  左右为难之时,边令诚主动送上了计谋“陛下,可以命太子去做此事。名声是陛下的,违背陛下命令勾结粮商的,是太子啊。”

  李三郎当即眼神一亮,满意的点着头“好好,你去宣旨。”

  兴致冲冲的边令诚跑去了东宫,然后又回来了。

  “陛下,不好了,太子病了。”

  “病了?在这个时候病了?!”

  “是。”边令诚有些惶恐的说道“太医说是操劳过度所致,必须要卧床修养。”

  “呵~~~”

  李三郎怒极而笑,这混蛋跟我玩这一手?!

  愤怒的李三郎又将李林甫与牛仙客给喊了过来。

  只可惜这两位宰相那都是滑不留手的泥鳅,哪里肯为皇帝来背这么一个要命的黑锅?

  真要是背下来,说不得明日自己家就得被愤怒的百姓们给一把火烧了。

  忙了一圈,最后还是只能由李三郎自己扛下了所有。

  直接让朝廷出钱,将被坑的大户们高价买的粮食买走是不可能的。

  别说朝臣们不同意,李三郎自己也不肯。

  这种情况下,那就只能是苦一苦百姓了。

  李三郎拒绝下旨由朝廷直接出售粮食,默许了粮商们在黑市高价售粮。

  而且还禁制城外村子里的百姓们,将粮食运送到城内发售。

  消息一出,长安城内再度哗然。

  虽然李三郎做的很隐蔽,竭尽全力的抛开自己。

  可惜在有心人的引导与鼓动下,所有的一切真相都被大白于天下。

  大唐虽然是个农业社会,可城市里的人口也是有不少的。

  像是长安城这儿,此时城内的人口接近二百万之众。

  这些人之中大部分都没有自己的田亩,只能是靠做工来养家湖口。

  可此时明明的大丰收,明明是朝廷有着大量的粮食,可他们却就是买不到!

  急眼了的粮店甚至连表面工作-->>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