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第四百七十二章 别瞧不起李二,他是最能打的马上皇帝(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而唐军的信心,则是来自于他们那充分保障的后勤,打服了四周诸国的实力,以及皇帝御驾亲征带来的高涨士气。

  两天之后,漫天纷飞的大雪终于逐渐停歇,天空之中乌云散去露出了难得一见的阳光。

  两边不约而同的提前做饭,然后一支支兵马开出了营地,往两军中间的空旷之地聚集。

  唐军并没有展现出自己的兵力优势来,因为要留下足够的兵马封锁身后的辽东城,出战的唐军数量并不比高句丽的援军多多少。

  不过等到双方列阵完毕,差距很快就直观的展现出来。

  唐军基本上都是在棉服的外面套着铁甲,皮帽皮手套皮靴全都齐备。

  而高句丽这边的披甲率只有不到八成的样子,这其中铁甲的披甲率也就是刚刚过半而已。

  这还是这些年里,高句丽不惜一切代价通过走私的方式,从大唐弄来众多铁制品融了之后重新打造的。

  最重要的甲胃数量上,自然是比不上唐军。甚至就连质量也不行。

  唐军基本上是以水利锻造的板甲为主,而高句丽却是以鱼鳞甲与链甲为主。

  原本渊盖苏文以为唐军会被寒冷的天气给折磨的狼狈不堪,可临阵的时候却是愕然发现,唐军的气势很盛,完全没有因为天寒地冻,以及想象之中补给无法及时运来而萎靡不振的模样

  。

  在渊盖苏文看来,唐军的补给要从千里之外的幽州,在这种寒冷的天气条件下艰难的运送到前线。

  考虑到唐军的人数,需要的补给量是极为庞大的,难度自然也就更大。

  他怎么也没想到,唐军的补给队,竟然真的能够满足这么多唐军的需求。

  渊盖苏文不知道的是,李云泽为了支持这次唐军作战,将这些年来大唐培育出来的夏尔马,几乎都给集中到了幽州这里。

  数以万计的夏尔马,拖拽着一辆辆经过特殊改装,类似爬犁的货车从幽州将海量的军资送到前线。

  为了维持这条运输线,每个月损失掉的夏尔马就高达上千匹之多,真的是让负责养马的心痛到哭晕过去。

  只不过李云泽与李二对此都是无动于衷,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养了这么多的夏尔马,为的就是在这种关键时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如此不惜血本的结果,就是在今天决战的时候,唐军能够维持住自己的战力。

  甚至于,早上出战之前唐军吃的都是热食,肉干奶酪只要能够吃得下,想吃多少给多少。

  相反,高句丽这边哪怕是本土作战,后勤补给能力却是远不如唐军,他们出战之前普通军士也就是吃的干粮而已。

  两边的种种差距,单个来说还不至于有太大的影响,可不断叠加之下的效果却是最终会体现在战场上。

  李云泽没有披挂上阵,而是拢着手站在了观战台上看向战场。

  对面高句丽的军阵,中军飘扬着的是其国主高建武的旗帜,而渊盖苏文的兵马则是分配在了两翼。

  略作思索,李云泽就明白了渊盖苏文的打算。

  这是想要用高建武作为诱饵吸引唐军的主攻,毕竟是高句丽的国主。

  然后他趁着唐军主力勐攻高建武的时候,出兵侧击唐军两翼。而且看他把骑兵主要集中在左翼,还有着抓到机会就快速突击李二所在中军的打算。

  “呵。”

  看穿了渊盖苏文的部属,李云泽坐在马扎上环抱膝盖掂着腿“李二可不是叫门战神,这点把戏对他没用。”

  渊盖苏文的打算是美好的,可关键问题在于能不能做到。

  说起高句丽也是倒霉,之前在深山老林里蛰伏数百年,低调发展慢慢的积攒实力开始崛起。

  等到国力进入爆发期之后,却是当头遭到了曹魏的暴击,连都城丸都城都被毁掉了。

  也就是当时曹魏以为高句丽已经就此灭亡了,所以退兵回去了。否则的话,也就没有以后高句丽的事儿了。

  高句丽舔着伤口再度蛰伏百年,等到中土大乱的时候,重建了丸都城不说,还逐渐吞并了辽东四郡。

  然后打百济,打新罗,打契丹,打夫馀等等,成为了当地一霸。

  太过高调的结果,就是先后被高洋,宇文邕,杨坚等人连番暴打,连国都都被接连摧毁过多次。

  也就是打赢了杨广而已。

  当然了,历史上也是抗住了李二的亲征,不过等到李治时期,在高句丽国力最为强盛的时候,依旧是被大唐所消灭。

  现在的话,用不着李治,李二自己就决心灭了高句丽。

  战斗开始后,唐军果然如同渊盖苏文所想的那样,主力都去集中攻打中-->>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