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第四百六十章 世界大战 (三) 《为盟主?余余加更》(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

  到了此时,这儿依然拥有上万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

  当然了,现在这儿不叫罗布泊,叫做孔雀海。

  看着眼前烟波浩渺,水草丰美的景色,李云泽却是连连摇头。

  因为他很清楚的知道,眼前的这副景象纯粹是因为塔里木河孔雀河等河水的流入导致的短暂繁华。

  随着这些沙漠河流断流,这儿很快就会迅速枯萎成为面积狭小的咸水湖,整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时间,一年之中也就是两三个月罢了,直接就成了季节性湖泊。

  区区两三个月有饮用水可用,注定了这儿没办法长期居住。

  这也是楼兰人最终放弃这儿的根本原因。

  毕竟一年之中大半时间只剩下咸水湖,甚至干脆直接连咸水都没有了,根本就没办法住人。

  李云泽自然不会在这里多做停留,修整两日之后迅速西进,抵达了典合城。

  没有丝毫意外的,典合城已然被吐蕃人占据。

  见着唐军出现,吐蕃人明显大为震惊,慌乱的关闭城门准备死守。

  这座城是土坯城墙,城墙还不高。

  李云泽赶时间,自然不会去做什么复杂的大型攻城器械,仅仅只是制作了些长梯就开始发起攻城。

  没有什么围三缺一,就是欺负守城的吐蕃人只有几百,非常干脆的四面围攻。

  唐军来的太过于突然,守军压根就没有做什么准备。

  只能是徒劳的站在城头射箭舞刀。

  全身披挂宛如铁罐头一半的大唐甲士,完全无视了那些弓箭刀枪,硬生生的踩着梯子往上冲。

  就像是李云泽之前所想的那样,借着行军的机会将那些新兵们给操练成老兵。

  而新兵与老兵最大的区别,就是有没有上过战场。

  这次攻城的兵马,大部分都是新兵。

  坐在马扎上的李云泽,安静的看着东城这边的唐军攻城。

  他见着一员唐军甲士,在城下张弓搭箭,接连射出十余箭,每一箭都命中了一个守军。

  如此精彩的射术,让李云泽忍不住的点头叫好“好箭法!”

  平日里训练的时候射箭射的好的人有很多,可战场上还能射的好的,那都是神箭手了。

  因为这对于心态的要求很高,李云泽自己就是射箭的高手,自然对此非常了解。

  他关注着那员唐军甲士,默默的看着他收起弓箭,嘴里咬着横刀一步一个台阶登上了城墙。

  “先登了!有勐士先登啦~~~”

  四周响起了唐军的欢呼声,先登之功永远都是诸功第一,这是勇气与实力外加运气的完美展现。

  而先登之功,也是普通军士跨越台阶,从普通军士出人头地最快的路径。

  当然了,其危险程度也是最高的。

  通常十个先登的勐士,有九个会死在城头上。

  好在这次的对手太过于弱小,那位先登的勐士成功护住了突破口,得到了后续兄弟们的支援。

  各处登上城头的唐军越来越多,并且开始向着各处推进,守军逐渐不支开始陷入崩溃。

  看到这儿,李云泽干脆起身拎起了马扎“结束了,准备入城。”

  吐蕃人守城的能力不算差,只可惜这次完全没有防备,而且实力太弱被直接一鼓而下。

  在典合城这里修整了两天,等到后续兵马车队陆续抵达,李云泽挑出了一支三千人的兵马留下驻守,还给他们留下了足够使用几个月的补给。

  “修缮城墙,准备守城物资,把城外的胡杨林全都砍了。”

  李云泽给守军的命令非常明确“切断这里的补给线,守住了!”

  唐军很快再度出发西行,七八日后前锋抵达且末。

  汉时这儿是且末国,还是张骞发现的。

  到了隋朝的时候,隋朝在这里设置了且末郡,发配罪囚来到这儿屯田戍边。

  历史上玄奘返回长安城的时候,也曾经路过这里。

  之前程咬金西行的时候,曾经派遣程处默攻占这里。

  程处默离开的时候,留下了不足千人驻守。

  没有意外的,吐蕃大军开过来又将这里给占据过去。

  这次吐蕃守军有了些防备,而且守军人数更多达到了两三千之众。

  毫无意外的,还是一场攻城战。

  这次李云泽没急着开打,而是在城外安营扎寨,砍伐树木制作攻城器械,等待后续兵马到来再行攻城。

  只是当天晚上,却是出现了意外。

  城内喊杀声四起,火光冲天,甚至靠近唐军军营的这边-->>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