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李想讨论完航天技术发展方向的问题,陈念终于算是结束了自己一天的工作。

  不过,这并不代表着他就彻底停止了思考,实际上,哪怕是在跟李想和王建成吃饭的时候,他的脑子里都还在不断地过着有关“电动力上太空”的事情。

  这玩意儿你说它好实现吧,确实是好实现,毕竟在常温超导技术的加持下,电动机的动力极限是几何倍数提升的,大气层内随便飞,根本没任何难度。

  可你你要说不好实现,那也是真的有困难。

  原因很简单,太空里可没有大气。

  没有氧气就是没有工质,没有工质的情况下,传统的“风扇发动机”就没有用武之地。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么是像陈念脑子里那个画面一样,额外安装喷气式发动机,要么就真的只能.......搞无工质发动机了。

  想到这里,陈念不由得长叹一声。

  靠,绕来绕去,敢情又绕到南天门项目上去了?

  真要这么搞,还不如把电力发动机装空中平台上呢。

  果然,空天母舰才是人类最终的归宿.......

  不过,他倒也没有立刻放弃,而是打开了系统,去测试了几种无工质发动机的源点消耗。

  结果令人失望。

  无论是电磁推进、离子推进还是传说中的引力推进,源点消耗全是问号。

  ----也好,至少证明这些东西还是存在的,只是现在的技术积累达不到罢了......

  陈念无奈地夹了一口菜送进嘴里,一旁的王建成好奇地看着他变幻莫测的表情,开口问道:

  “学长,出啥事了?你咋一分钟一张脸的呢?”

  听到这话,李想忍不住有些好笑。

  “你别管他,他想事情呢,估计是我给他出馊主意了........”

  “也不算馊主意吧。”

  陈念摆了摆手,回答道:

  “就是绕来绕去绕回来了,没事,先不管......这玩意儿也不是紧要工作。”

  “什么工作啊?”

  王建成好奇地问道。

  “航天,或者准确地说叫空间投送。”

  李想简单地给王建成复述了之前跟陈念的讨论,王建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随后开口问道:

  “为啥不用太空电梯?”

  这话听得陈念一愣,随后哭笑不得地解释道:

  “太空电梯这种东西在当前环境下其实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高效率,它的核心设计理念,其实就是要解决一个‘持续加速’的问题,让人类可以在相对较低的初速度下进入太空。”

  “但问题是,它只会存在于技术发展的末期----应该说,它更像是一种技术高度成熟之后的降级、下沉方案。”

  “就好像摩托车发展到顶峰进化出小电驴一样,更低的里程,更慢的速度,更便宜的价格才是竞争优势。”

  “你要问原因的话,其实也很简单:太空电梯对材料的要求太高了,如果人类的技术能满足其材料要求,使用其他的方向反而可以节省更多成本,达成更高的费效比。”

  “一句话,它可以是填补缝隙的沙子,但肯定不会是组成主体的基石。”

  “不过,它也确实算是一种极为宏大的浪漫主义幻想吧----就跟戴森球一样。”

  他的话刚说完,王建成便迫不及待地问道:

  “不是说现在碳纳米管已经能达到太空电梯的强度了吗?我之前还很期待来着。”

  “碳纳米管只是在理论强度上能达到,但难道工程上是以理论强度来计算的吗?”

  “材料的晶间缺陷怎么考虑?便宜怎么考虑?怎么量产理想的无缺陷材料?安全系数达不达标?”

  “这都是问题,还都是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

  “只有技术发展到‘超预期’水平之后,人类才有可能回过头来搞太空电梯......”

  “明白了。”

  王建成心悦诚服地点了点头,很显然,陈念的这套逻辑是能说服他的。

  “那你现在打算咋办?还是顺着原来的几个方向走吗?”

  “是的,先看看,暂时先把电力发动机这条线点出来吧。”

  “伱这话说的.......就跟这方向多简单一样,要是被其他人听到,估计能直接气死。”

  李想忍不住插了一句话,三人相视一笑,最终还是跳过了这个话题。

  晚饭吃的简单,自然也花不了多少时间,饭后三人都没有急着回去,而是沿着园区的小路散步,跟王建成聊一些出国有关的事情。

  他下周就要动身去卡塔尔了,虽然全程都有人带-->>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