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法师》 第808章 赵传薪无能,致使民怨沸腾(3/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个章什么的。

  这里帮一下,那里处理一下,看似不起眼,可实际上却加快了胪滨府的发展步伐。

  “这些玻璃贵的很,是知府大人鬼斧神工之杰作,务必不能打碎割坏。”杨桑阿指挥工匠干活。

  此时国内已经能出产平板玻璃,北方出产的玻璃主要以山东博-山颜-神镇为中心。

  运输不易,所以价格高昂。

  另外,就要从洋人那里进口。

  如果赵传薪不提供玻璃,就需要去沙俄那边购买。

  赵传薪考虑民生不假,但肉只能烂在锅里。做不到正贸易差,但差额必须减小。

  他便提供了玻璃。

  在这里没有大落地窗,一来气候太冷保暖效果不佳,二来开关窗不便通气不畅。

  就必须割玻璃镶嵌格子窗。

  人多盖平房速度快,衙署几个主体建筑已经盖好,就差上房架和做门窗。

  赵传薪正在和工人一起擎房架。

  房架要倒着上,赵传薪在一侧的墙上站着,指挥说:“你们去那头先举上去。”

  等另一边的三角一角抬上,架好,几人再挪动房架到这边,将绳索套上。

  赵传薪喝了一声:“起!”

  然后轻飘飘的将绳子拎了上去,再俯身掀着一边,和另一边的人用力,下面人用木杆撑着三角顶部,将房架扶正,变成正三角。

  站在中央两个横梁上的人,赶忙取下嘴里衔着的钉子,拿瓦条钉好固定。

  赵传薪力气大,一个顶仨,不但负责扶架子,同时帮忙去钉瓦条,钉子、锤子那是伸手就来,谁也不知道他都藏在了哪里。

  其它地方的工匠,一边干活一边好奇的瞧着,没见过出大力盖房子的知府知道吗?

  赵传薪一直帮着将所有房架都上好,这才纵身一跃,身轻如燕的落地。

  周围一片叫好。

  知府大人真是牛逼大发了!

  上马能打仗,下马能治民,能上房架,能平地起高楼,还经常看到他在户外的灶上生火做饭,偶尔聚集一群孩子教他们读书,给他们做冰嘎和推着跑的铁环。

  此时还没有彻底上冻,这些孩子就在教堂那边的平台光滑的岩石地面,用小皮鞭抽冰嘎,在工地旁踩踏出的土路上推着铁环,到处是金属摩擦的吱嘎声。

  知府大人简直无所不能,无所不通。

  看着一点都不像大官,但百姓和公职人员却对他毕恭毕敬。

  张寿增看着笑嘻嘻和工人打成一片的赵传薪,感觉有些恍惚。

  这才仅仅个把月时间,知府大人就能做到如此,实在令人难以想象。

  没有孩子敢嘲笑姚冰的半只耳朵,因为他们的玩具都是姚冰的师父给做的。

  姚冰的气力比别的同龄孩子更大更悠长,因为天天都要练习平衡术。

  小孩子骨头软,身子轻,其实比成年人更容易练习。

  他推着铁环奔跑如飞,还能和旁人说话:“俺师父说,冬天给俺做爬犁。”

  “姚冰,求求知府大人,给我们也做个爬犁吧。”

  铁环和冰嘎都做了,也不差爬犁。

  “对对,我也想要爬犁。”

  “什么是爬犁?”

  姚冰将铁钩子向下用力一挖,铁环蹦了起来,落下后,他依旧能稳稳推行。

  他得意的说:“再说吧,俺师父说,只要不念叨回去看俺爷俺奶,俺要啥他给做啥。”

  一群孩子羡慕的眼珠子通红。

  “我也可以不看我爷奶,知府能不能给我做爬犁?”

  “我也可以。”

  “我不行……”

  这些孩子在张寿增面前呼啸而过。

  张寿增知道兵备道的黄仕福在背后搞小动作,极尽诋毁之能事,说赵传薪倒行逆施,不干人事,致使民怨沸腾。

  他还知道前段时间齐齐-哈尔交涉分局的来信是怎么回事。

  但他没说。

  他现在脑子都有些糊涂了,搞不清自己立场。

  不过,眼前这叫民怨沸腾?

  这叫民不聊生?

  牧民有了充足的草场,工人有活计,军队士气高昂,胪滨府公职人员忠于职守任劳任怨,这叫不通政务?

  张寿增摇摇头。

  他去找了正在洗脸的赵传薪。

  赵传薪擦拭完脸后水渍就干了,抬头问:“啥事儿?”

  张寿增吞吞吐吐:“那个,别处都有交涉局、木石税费总局,即旧时度支司。如今虽为会计所业务,但我听说对俄关税将要设卡,人手不足。我知道知府大人不愿意将木石等资源让沙俄占了便宜,但加工品不同,-->>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