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四百八十五章 导弹实验!霍肯森:我眼睁睁看着,你告诉我什么都没有?(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还要把一部分精力都投入到‘校对辅助炮管’的研究和完善中。

  另一个原因就是完全没有想到。

  F射线技术一直都是王浩带队做的研究,他和实验组都已经习惯了,完全没想到自己研究新的技术。

  “这个、这个……”

  廖建国尴尬的不知道该说点什么,他也只能苦着一张脸低下头,装作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

  王浩也没有为难廖建国,而是继续道,“研发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这个新设备也一样。”

  “许老师,我觉得你们可以再等等。”

  “哦?”许国茂好奇的听着。

  “未来元素,毕竟是个新材料,廖主任想不到也很正常。”王浩帮着廖建国圆了一句,随后道,“针对一个新材料来说,直流反重力技术的研究也很不容易,最少也需要几个月才能出成果。”

  “我们的材料检测中心,有个一阶波的团队,一直都在研究新的雷达电波发生技术。”

  “这项技术是研究一阶的雷达波。”

  “一阶雷达波极具穿透力,而且不会被常规电波干扰,也就无法拦截、屏蔽,如果能在技术上有突破,就可以配合F射线发生技术,实现300公里,包括外太空范围内,做到全方位的防卫和打击能力。”

  王浩详细说了起来。

  许国茂和其他人听的眼里直冒光,他们太知道新型雷达技术的重要性了。

  现代战争中负责收发信息的雷达,就是核心中的核心,武器再厉害也要命中目标才有效。

  防空方面来说,想要击落敌方的飞机、导弹,必须要用雷达进行锁定。

  如果不能用雷达锁定目标,什么样的防空武器都只是个摆设而已,根本起不到任何效果。

  现在有一项全新的雷达技术,释放出的雷达电波信息穿透力强、不能被干扰,就能检测到覆盖范围的一切目标。

  那么地面武器就可以轻松击中目标。

  “这种雷达技术太高端了!”

  “王院士,你们就放心吧,要多少经费,你们随便开口,我们都百分百支持!”

  “沉会明团队对吧?我听过这个名字,没想到他做这么高端的研究,这真是让我们的技术大突破啊!”

  “这个雷达技术,比F射线还重要!”

  众人叽叽喳喳的讨论着,他们对于新型雷达技术表现的比F射线技术还要感兴趣。

  因为雷达技术是直接能用的。

  F射线……

  这一趟跑下来,总感觉有点鸡肋,速度快、威力一般,想要应用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或许不是F射线技术不行,是廖建国不行?”

  许国茂带着思考看向了廖建国。

  后者则回以尴尬的笑,并下决心带队好好的做研究,必须要做出拿的出手的成绩。

  否则……

  脸,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

  于此同时。

  阿迈瑞肯方面依旧在尝试和种花家商谈技术合作问题。

  这对于他们百利而无一害,只不过长时间得不到想要的结果,他们又开始重复老套路的手段--

  制造争端!

  首先,一些具有争端性的话题重新被提了出来。

  其次,他们还在内部讨论应对种花家科技崛起的方式,甚至在讨论实施局部争端的可行性方案。

  这是一种战略上的手段。

  在全球核威慑平衡的大背景下,大规模争端当然是不可行的,但局部小规模争端也可以达到目的。

  当前碰到的问题是,开启争端的后续似乎变得不可控,因为他们没有控制局部争端的底气,比如,空舰系列飞行器的出现,让他们的军事科技处在了被动的局面。

  他们没有应对空舰系列飞行器的手段。

  这是个大问题。

  内部有人就提出,“空舰飞行器的数量是有限的,只要不开启大争端,我们不需要直接介入,就不需要直接对抗。”

  “但是,不直接对抗,就控制不了局面……”

  这是个死循环。

  但是,制造争端的氛围还需要继续下去,才能给对手持续带来压力,即便不能让对方屈服妥协,也能树立全球第一的形象。

  于是,他们就宣布要进行常规演练,地点则选择争议地区的边缘。

  种花家也很快做出反应,反应相对平澹的多,就只是宣布在有归属权的临近海域,进行常规导弹试射实验。

  这个反应有点令人失望。

  演练,-->>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