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一百七十六章 知识是无价的,知识也是没有国界的(2/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是,他们都没有注意到,王浩的辞中有几个字--

  比我更快。

  ……

  王浩自认为没有人可能比他更快。

  他回了主任办公室。

  当专注于做研究的时候,主任办公室是很好的地方,一个是因为没有人打扰,还能找学生或者同事帮忙送个饭。

  这里的配套设施也很齐全,里面还有休息间,24时住在里面都可以。

  他进了办公室,坐下来冲了杯咖啡,才打开了系统查看。

  【任务二】

  【研发项目名称: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灵感值:147。】

  灵感爆棚啊!

  王浩对于公开课的效果实在太满意了,尤其是最后讲解自己的想法思路,直接增加了64点灵感值。

  这是完全没有想到的。

  “大概是因为关联性非常强,甚至是直接相关。”

  王浩想着,“把自己的研究思路公布出来,其他人也会跟着想,集合所有饶想法和灵感,自然能够获得大量的灵感值。”

  他马上消耗了100点灵福

  “使用灵感值!”

  【任务二,灵感值-100。】

  瞬时。

  脑子里有关哥德巴赫猜想的知识和灵感,马上形成了一条直接的通路。

  方向很明确,证明的路也很明确。

  现在缺少的只是把内容写出来,并整理出来而已。

  王浩还是皱了皱眉头,“要写出来也不容易,这么多的内容要写很久了。”

  “其中牵扯一些复杂的地方,还要仔细斟酌,估计要一个星期。”

  “难度真高!”

  决定了!

  闭关!

  不完成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绝不出关!

  ……

  王浩做公开课讲解哥德巴赫猜想,就只有西海大学参与的人才知道,但因为公开了自己的想法思路,而且明确表示这个想法思路,可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具体有多少人相信很难,但是他的想法、思路确实很吸引人。

  有些数学博士、讲师、教授,当回去就开始仔细思考。

  当然,九成九以上的人,即便是思考也不可能有任何的进展。

  有些人发现根本想不出来,就干脆把内容发到了网上,同时赞叹王浩分享的证明思路。

  这就是以一个噱头,来吸引更多的点赞和评论,顺便让其他人知道自己认识王浩,还听了王浩一整节公开课。

  还能顺便得意的一句,“看到没有?在我们西海大学,不止是能听到王浩的公开课,他还会分享一些数学方面很好的想法。”

  “这次分享了哥德巴赫猜想证明思路,根本是听也没听过的,就是他自己的研究。”

  “王浩就是这样的人,他不在乎别人知道他的研究,或许是自信,或许是他认为知识属于所有人?”

  其实分享消息的人并不知道为什么王浩的想法、思路很厉害,更不可能确定他的想法、思路,就能够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当然后者也没有人能确定。

  他只是觉得王浩很厉害,想利用这个噱头吸引一些网络上的点赞、评论,来达到一些心理上的自我满足而已。

  实际上,发布类似的内容排除了王浩的因素外,根本不可能有人看。

  如果去网络上进行搜索,能找到很多‘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思路’,还能找到一些哥德巴赫猜想的粗略证明,甚至有文章直接就是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这些证明根本没有人看。

  专业的人不屑看;不专业的人看不懂。

  但是,加上王浩的名字就不一样了,消息发布到网络上以后,还是短暂的吸引了一些点赞评论,但后续还是没有人关注了。

  一则是因为,消息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

  二则九成九成九以上的人,根本不可能看懂,扫一眼就没有任何兴趣了。

  另外,就连王浩自己都没有完成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又怎么能确定,这个想法、思路可以完成证明呢?

  但是其中也有专业的人。

  数学圈子里,有好多人知道了消息,也找到了相关的发帖,仔细查看其中的内容。

  他们跟着内容就忍不住思考一番,同时也确定很可能就是王浩的研究想法,因为其中的内容很具专业性,提供的想法是一条新的证明思路。

  只要跟着思考一番,就觉得朝这个方向努力,是有可能有进展的。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