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一百六十一章 50万讲座费、实验成功以及能力升级(7K大章求月票)(2/5)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  赵鑫两人的感觉更明显,他们就是专门做外形设计计算工作的,现在他们就感觉做研究实在太难了。

  回顾历史。

  在几百年前的时候,工匠根本不需要文化,只需要经验和手艺就可以了。

  后来到了工业革命时代,懂一些工程学,就能成为很出色的技术研发人员。

  再后来,也就是几十年前,飞机外形设计项目中有个专业的空气动力学专家,说出去都很了不起。

  现在流体力学专家、空气动力学专家就是标配,他们自认为已经在行业内很有水平,可发现未来很可能被淘汰掉。

  他们的水平还是远远不够啊!

  按照王浩所讲解的这个数学分析计算方法,需求不仅仅是空气动力学专业人士了,而是需求偏微分方程领域的专家,还需要精通数学分析……

  那就是很优秀的数学家啊!

  赵鑫两人都有一种被时代所淘汰的感觉,他们心中真是感慨万千。

  但毫无疑问的是,王浩的研究对于飞机外形设计非常重要,他们是专门做这个研究的,飞机的外形都要根据动力组的计算结果来设计。

  所以方法一定是要学到手的,不然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三人一起回到了团队中。

  这时候,团队已经参观过纳微实验室,正在校园里走着,也不知道具体是要干什么。

  夏国斌尴尬的在前面带路,好在他身边还有朱建华、杨海燕等人,就忍不住吐槽的说上一句,“这个团队来,纯粹就是为了王浩啊,和我们纳微实验室没有任何关系。”

  “他们也没有提前说,不知道啊。”

  杨海燕道,“我们就是尽量招待好。”

  朱建荣则是道,“你们纳微实验室不是申请航空材料院那边的项目吗?飞机设计所和材料院也有点关系……”

  “我也是这么想的。”夏国斌说着还摇了摇头。

  李建华三人是在路上找的团队,随后学校的几个人就过来寒暄了一下。

  等寒暄了过后,几人跟着一路转了转校园。

  中午到学校的餐厅吃了饭,他们就准备离开了,在临走之前,夏国斌还是忍不住问了句,“李总设计,你觉得我们纳微实验室争取航空材料院那边的项目有机会吗?”

  “这个……”

  李建华根本不知道情况,他也不可能管到航空材料院,而且也没去纳微实验室,就只能说上一句,“回头我帮你问问吧。”

  这是一句很没有诚意的话。

  夏国斌也只能继续叹气,他仔细想想,发现找什么飞机设计团队,根本就完全不相关,还不如直接找王浩问。

  王浩在材料院可认识不少人,还包括能做项目决策的大人物。

  ……

  王浩可不关心什么纳微实验室的招标项目。

  现在他关心的是物理实验室的复刻实验,实验准备大概有一个多星期时间。

  这一天,所有材料全部到位,实验准备工作也完成的差不多了。

  王浩早上就去了实验室,关心了一下实验问题,“准备的怎么样了,何教授?”

  “都差不多了。”

  何毅忙着手里的工作,“我们根据研究设计了实验,是让超导材料的部分,按照螺旋结构排列,只是这样会耗费更多……”

  他说着叹了口气,苦笑道,“如果这一次没有发现,我们的项目就结束了。”

  去年申请的项目,预计资助时间是三年,结果才一年多时间就把经费耗光了。

  这样的项目做下来,再申请其他项目估计也很难了。

  何毅还是很有压力的。

  王浩笑道,“要往好处想,万一实验有发现呢?我感觉,我们的理论研究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还是没有发现,可能交流重力理论是错误的?”

  “这应该也算是结果吧?”

  “你说的有道理。”何毅仔细想了想道,“要是实验不成功,而且没有其他发现,我们就这样打报告。”

  “哈哈。”

  两人说笑着就继续着实验准备。

  超导的实验难度还在于超导材料的准备上,他们用的是铁基超导体,难度主要在于降低温度上,过程中要使用很多的液氮,以及其他手段去保持超低温。

  这也是经费耗费最多的部分。

  超导技术之所以难以大规模应用,也正是因为降低温度是很困难的。

  即便是高温超导材料,也要制造零下两百摄氏度左右的环境,显然其难度是非常高的。

  当天又准备了有几个小时,一直到下午2点的时候,才确定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

  物理实验室参与项目的人都围在-->>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