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做出来的。”杨佑宁上前介绍,“现在正抓紧进行第二台铣床的生产。”

  “不过,这铣床的设计要求比冲床多多了,所以生产起来比较慢。”

  “但这做出来的铣床,绝对比其他工厂生产出来的强,咱们这操作机床的师傅都,用着顺手。”

  夏老点头,随后和刘怀民对视一眼,双方都看出内心的焦虑。

  以轧钢厂现在这‘扩张’速度,要是不尽快将扩建方案确定下来,那很可能做出来的计划不如轧钢厂的变化快啊。

  想到这里,刘怀民便问起,“怎么没看到杨涛?”

  “他啊,这不是初中快开学了吗,他回去帮忙看孩子,请了两假。”

  “哦。”

  “杨,这拖拉机,一能制造多少台?”

  夏老突然开口询问。

  杨佑宁来到跟前,思索一会儿,“只要柴油发动机及时提供,其他部分供应及时,车间一能做出一百到一百五十台吧。”

  夏老点头,这速度跟蒸汽拖拉机要差点。

  不过考虑到柴油发动机的生产比起蒸汽机要复杂的多,所以也正常。

  只是...

  “那柴油发动机的产量如何?”

  “这个嘛!”

  杨佑宁答不上来,便对着一旁的王法招手,“王主任,这个速度,一能做几台发动机?”

  杨佑宁看着前面操纵铣床的工人,满是凝重的问着。

  王法同样看了眼铣床的操作工,这是车间里技术比较全面的人,但就是这样,这一下来也只做了三十二个活塞,至于其他人做的零部件,加起来能有二十套柴油拖拉机就不错了。

  这其中若是考虑精度问题,还要再去掉一部分。

  毕竟,在杨涛的设计中明确规定了精度数值,不能达不到,更不能超过。

  只有严格按照数值来才是最合适的。

  可现在,王法想起跟杨涛起每一百台的柴油机,有些夸海口了。

  这要是能完成一半,就谢谢地了。

  “首长,厂长,我们能够组装起来有二十套,具体质量吗,有点难。”

  杨佑宁听到这个数字,心里咯噔一下。

  夏老更是皱起眉头。

  “这要是工人熟练了,能有多少产量?”

  陈宫赶紧询问。

  他从杨佑宁那里听杨涛的事情,若是轧钢厂不能将这好东西量产出来,那保不齐就是吃一茬韭菜,后面还是得让其他工厂来做。

  到那时,轧钢厂才是亏大了。

  王法想了又想,也不敢往大了,“若是工人熟练了,再添加两台铣床的话,车间里,应该能做到日产百台。”

  完这个,杨佑宁看向夏老,却见夏老摇头,“我看你们做的,有许多是废品。”

  王法有些紧张,“首长,是这样的,因为发动机的精度要求需要一致,尤其是活塞部分,油路从内部游走,保证活塞的持续润滑状态,稍有精度不合格,润滑效果就达不到要求,很可能出事故。”

  王法将从杨涛那里听来的给众人解释着。

  夏老听零头,也清楚柴油发动机的制作不易,但没想到,要求这么高。

  思考片刻对杨佑宁道,“一千五百台,每个月要给上面提供一千五百台柴油发动机,这是上级的命令。”

  “务必完成。”

  夏老完,杨佑宁登时愣住。

  一旁的陈宫也愣住,感觉自己耳朵有问题。

  一千五百台啊,这可不是大风刮来的啊。

  就是一起来的刘怀民也被这数字震惊了。

  杨佑宁脑海中顿时响起杨涛提起的事情,‘若是轧钢厂无法满足生产任务,上面一定会让其他工厂加入进来。’

  而这一千五百台的‘月供’,就是上级的第一个任务。

  能不能完成,可是关乎轧钢厂的未来啊。

  “怎么样,杨佑宁同志。”

  夏老认真的看着杨佑宁,这是他从黄老那里接到的任务,本来昨就要来的,只是一直没时间。

  加上也想确定下柴油机的性能,这才等到了现在。

  看着夏老那锐利的眼神,杨佑宁只能咬着牙,“请首长放心,轧钢厂一定完成任务。”

  车到山前,已经没了退路,这时候只能咬紧牙关,把困难克服了。

  见杨佑宁的严肃,夏老也清楚这有些强人所难。

  不来现场,只是看本子上的数据,都会觉得容易。

  可一道道工序看下来,那使用的耗材,那工人洒落的汗水,让他明白,每一台-->>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