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汪厂长说话挺中听的。

  轧钢厂,杨小涛再跟杨佑宁汇报情况后,就回到办公室,现在第十和第十一两个车间的事一大堆,尤其是拖拉机的生产,过年后订单不断,眼看着开春就要动土了,一些地方也催促起来。

  没办法,杨小涛只能催促下面的人原料尽快到位,不能耽误生产。

  看了眼拖拉机的订单,杨小涛有些皱眉。

  谁能想到,一个烧煤烧柴火的拖拉机,竟然这么受欢迎?

  甚至偏远山区都有这款拖拉机的身影。

  忽然间,窗外传来一阵喇叭声。

  隐隐约约间,传来几个字。

  “工业学大庆,农业学…”

  瞬间,杨小涛就想明白其中关键。

  “还是,缺油啊!”

  国内虽然有了大庆油田,但石油的开采并非一朝一夕,同样要设备,要人,要时间。

  而现在国内缺的,就是设备!

  “这样看来,蒸汽机还能再用一阵。”

  杨小涛在纸上画着一个蒸字,然后又写了一个柴字,“这个,可以双管齐下嘛!”

  杨小涛这边搞定了泉城一机厂,剩下的三个选定的地方,由陈宫负责出面。

  时间一转,来到正月初十。

  中午吃饭的时候,陈宫那里终于传来了好消息,选定的三个机修厂都愿意跟轧钢厂合作,并且拿出很大诚意。

  对此,杨佑宁几人立马决定,趁热打铁,他们四个,留下王国栋主持轧钢厂事务,然后各自带领一队人,尽快前往几处签订合作。

  最后商定,杨佑宁带人去北边辽阳,那里他去过,有熟人。

  杨小涛自然是去泉城,这是他提出来了,自然要自己跑一趟。

  何况,也算是熟人好办事。

  至于剩下的金陵和武汉,人生地不熟的,就交给了陈宫。

  对此,陈宫很是反对,但,反对无效。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