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露出欣慰。

  因为杨小涛现在考虑问题已经站在全厂的角度,而不仅仅是一个车间主任。

  这点,杨小涛自己都没觉得。

  两人听着,杨小涛在心里计算着,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厂长,有个大问题。”

  “什么?”

  “材料!”

  杨小涛慎重说出来,这么多拖拉机对钢铁的需求那可不是小数目。

  国内钢铁产量一直供不应求,还要优先满足军工企业,剩下的份额才会匀到各个厂子。

  这也是前几天仓库刚才备料不足的原因。

  杨小涛说完,杨佑宁也意识到,材料问题将会是大问题。

  但,钢材的配额是有数的,军工的不用想,想要多一些,就得从其他厂家身上往下扣。

  可那岂是容易的?

  几人沉默,都没有好的注意。

  杨小涛只能先去车间看着,产量跟质量,缺一不可。

  下午,杨佑宁将轧钢厂的主任召集到会议室里,数十人坐在一起开会。

  杨佑宁将情况说了,众人听说后都是精神振奋。

  原本以为要黄的拖拉机项目竟然起死回生,而且还有了这么多订单,谁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反转。

  接着杨佑宁说了面临的困难,众人心里都有了准备。

  随后参考杨小涛的意见,杨佑宁对生产任务进行拆分,加快生产效率。

  随着会议结束,会议内容也被传开,全厂都知道拖拉机的事,顿时将先前不看好的风气一扫而空。

  宣传科更是将这次定为“伟大的进步”“轧钢厂的胜利”,不断的宣传着,连续在工厂喇叭里庆祝着,就像过节一般喜庆。

  在这样的氛围下,十一车间的工人那是卯足了劲大干一场。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