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远山看了杨小涛一眼,眼眸里藏着笑意。

  正说着,陈宫端着茶缸子走进来,一屁股坐在杨小涛旁边。

  “你小子,昨晚跑的快。”

  哈~

  “可把我们累坏了。”

  陈宫说着,又看了眼徐远山跟刘怀民,“你们说了?”

  刘怀民摇头,“哪有功夫!”

  徐远山也摇头,“还没说。”

  杨小涛诧异看着三人,不知道在说什么。

  不过,他能感受到,这三人说的事,应该跟他有关。

  陈宫看了眼杨小涛,本以为会告诉杨小涛。

  哪知陈宫神秘一笑,就是不说,搞得杨小涛七上八下,不是滋味。

  这时杨祐宁走进来,手上端着饭盒,神态不比刘怀民好多少。

  刘怀民放下饭盒,看了眼杨祐宁,随后开始说起正事。

  当然,主要对象还是杨小涛。

  “昨天夏老已经将主导权交给咱了。昨晚上跟领导也通过电话了,原则上同意了咱们的请求。”

  “轧钢厂就必须尽快拿出成绩,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

  刘书记说着,拿出一份文件,放在一旁,并没有给杨小涛。

  陈宫跟徐远山继续吸烟,到时杨祐宁走到一旁拿起文件随便翻看着。

  这场景,杨小涛有种被几人联合起来坑的预感。

  “书记,有啥任务您吩咐吧。”

  “只要是我能做的,一定尽全力。”

  杨小涛想来无非就是将图纸交出去,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甚至做好了下车间的准备。

  “你这么说,那就是同意了?”

  杨祐宁放下文件,一脸笑容。

  “同意?同意啥了?”

  杨小涛自然不会立马答应,这要是稀里糊涂的应下,万一是卖身契呢?

  不能白打工不是。

  “你小子,就没一句准话。”

  “行了,不跟你绕弯子了。”

  杨祐宁坐在一旁椅子上。

  “我们几个商量了一晚上,根据当前情况,想要尽快生产拖拉机,完成上级的任务,必须集中力量干大事。”

  “我们打算抽调各车间精干人员组成一个拖拉机生产车间,专门生产拖拉机。”

  杨祐宁说完,杨小涛立刻点头。

  先前在一车间的时候,不是说不好,但总觉得不正规。

  而且,大批量的生产拖拉机,最好还是流水线作业。

  这点在轧钢厂里并没有重视,或者说现阶段轧钢厂的工艺流程,并不需要流水线的模式,就能完成任务。

  工人们仍旧停留在各自为战的阶段。

  但拖拉机可不是各人做各人的就能大量生产的。

  或许,单独某一部分的优秀工人,比起全能优秀工人,更适合拖拉机的生产。

  见杨小涛思索的模样,杨祐宁跟几人对视一眼,并没有打断。

  显然,杨小涛是同意这种方法的。

  于是杨祐宁等杨小涛再次看过来的时候,便开口问道,“你觉得,这样做行不行?”

  “有什么建议?”

  说完抱着膀子,一副看戏模样。

  其他几人也是如此,本来今早上的谈话就是提前跟杨小涛打个招呼,宣布一下结果。

  现在杨祐宁这么问,几人也想看看杨小涛有什么主意。

  毕竟,这还是个不满三十的青年。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哪怕表现上已经堪称惊艳,但国人固有的经验,还是让他们再慎重一番。

  杨小涛没看出几人的深意,以为只是几个参考意见。

  随即便将心理想的说出来,流水线的工作方式也被提出,刘怀民眼前一亮。

  他去个毛熊那里考察过,也见识过流水线的威力,但这次并没有考虑进去,就是怕找不出合适的人选主持工作。

  毕竟,流水线不是简单的将整体拆分城部分,还要有严格的技术把控,它需要将各部分安装到一起,使整体发挥出效能来。

  这其中稍微有一部分不合格,就会影响到整体。

  这种模式,轧钢厂还没试过。

  拿来用到拖拉机这么重要的生产上,还是拿不准主意的。

  至于杨祐宁他们也是如此。

  他们原先想的就是找一部分人,分成几组,然后同时进行生产。

  他们测算过了,只要十组人手,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同时进行工作,五天一台拖-->>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