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大佬问鼎娱乐圈 第一千八十九章 症结与建议(4.3)(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那个坐在商场餐饮服务区的深夜,卿卿们接她回了人间。

  一曲《致卿》,道尽所有泛在心弦上的涟漪。

  “此后作品热度渐长,曝光度增大,更多粉丝涌入。”

  陆医生说到这里停了停,“艺人的事业走高必然伴随粉丝群体的扩张与膨胀,这符合国内娱乐圈环境的发展规律,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我明白。”秦绝道。

  再后面的事陆医生没有复述,几秒的安静后,她道:

  “圈内有一种常见的处理方法,俗语叫做‘切割’,也可以称为‘提纯’。”

  秦绝的表情已经给出了她对这个建议的答案。

  陆医生眼睑微垂,更改说法:

  “你已是‘四特’影帝,名声地位与以前有着天壤之别。相应的,你的粉丝群体在成分构成、利益需求,包括情感需求上也不可与以往同日而语。

  “目前来看,最好的方法是拉开距离,强调艺人与粉丝各自供需的差别,将两者间的界线维持在恰到好处的位置。

  “彼此有所关联,亲近而不亲密,这是最适宜,也是最稳定的关系。”

  秦绝很认真地在听,听完笑容苦涩,只说了五个字:

  “道理我都懂。”

  陆医生现在谈的不是个人心理,是整体运营,秦绝必须承认她说的东西清晰冰冷且有效,但还是那句话,道理她都懂。

  她相当执拗,甚至有些一厢情愿地想要自己珍视着的卿卿们能够独立思考,做一个清醒理智,不被饭圈诸多规则束缚,不被固有思维捆绑的人,做与她相互信赖,无话不谈的友人,做与她地位平等,彼此间只有牵挂没有亏欠的亲人。

  后来加入的新粉“人多势众”也就罢了,那些秦绝眼熟到连改了几次ID都记得的卿卿,她属实不愿看到她们一点点变了模样,变得令人不敢相认。

  这种感情,很复杂。

  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好比家里的长辈眼睁睁看着自己既疼爱又在乎的小辈们“不学好”、“堕落”,失却往日赤诚童真。

  很难不操心。

  陆医生对秦绝的反应早有预料,并不坚持,只是挂着淡淡的微笑轻叹口气。

  这是心理咨询中最常见的情况之一——坐在对面的人心里门儿清,但就是迈不过自己这道坎。

  心结难解,重在个人,单单一个局外人的劝说和建议是没有用的。

  特别是秦绝这样看得其实比心理医生还要透彻的患者。倘若她“执迷不悟”,或许还能在被点醒后痛定思痛,做出改变,可偏偏秦绝是“清醒地自困”,要走出这个自设的牢笼只会更难。

  陆医生不再纠结于粉丝,温声说道:

  “既然是这样,我们或许可以换一些思路。”

  秦绝撑起上半身,洗耳恭听。

  “当我们还不能、不方便治本的时候,治标也是不错的选择。”

  陆医生娓娓道来,“排在‘消解’第二位的是‘缓解’。秦小姐,你有没有注意到,让你感到快乐和放松的音乐,似乎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出现在你的生活里了?”

  秦绝一怔。

  “……确实。”她的声音罕见地流露出些许迟疑。

  陆医生自觉噤声,留出时间给秦绝自己思考。

  秦绝低头看向那张纸,沿着时间线一一回忆,少顷找到原因。

  不论是《FROZEN》还是两个偶像团,她担任的都是供曲者的身份,履行的是提供歌曲或表演歌曲的责任。

  理由很简单,歌不是她原创的,搬运工隐于幕后保持低调就够了,抛头露面大肆宣扬是对原作者的不敬,也是对自身的放纵。

  特别是煌乐团演唱会上因台下欢呼而狠狠动摇过后,秦绝就更加注意这方面,几乎如禁欲一般抑制着对音乐和唱歌的热爱,也有意减少了公开演出的频率。

  在陆医生点出这件事之前,秦绝心里一直将这些转变默认为“强调自己的定位,不能让歌手、作曲人等身份盖过作为演员的本职”。

  却没意识到,她心底对此是有顾忌的。

  而这份顾忌在自控的同时,也让她丧失了一条舒缓情绪的渠道。

  秦绝喜欢音乐吗?当然。

  遥想当年,她的理想,她为自己做的未来规划,就是毕业后做一名幕后音乐人。

  秦绝这时才有股醍醐灌顶的感觉:

  “多谢。”

  她完全可以私底下唱唱歌,练练琴,不必那么走极端,想着规避抄袭搬运就干脆把享受音乐本身也规避掉。

  陆医生嫣然一笑。

  “虽然是‘缓兵之计’,但转移注意力本就是一种有效调节情绪的方式。”

  她柔声说,“把-->>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