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第八百九十六节 风起南国(3)(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些残羹剩饭。

  新兴的军功贵族开始崛起。

  袁盎现在已经能预见到数年后,现在还风光的老列侯贵族,肯定会遭遇现在的士大夫官宦家族的遭遇。

  可惜,现在的列侯们,就跟四年前的士大夫们一样,懵懂无知。

  他们还沉浸在当今的优待和拉拢之中。

  怀化的加恩封地和未来分封的承诺,让他们心花怒放,以至于失去了判断能力。

  毫不夸张的说,袁盎已经预见到了他们的未来。

  当他们不再重要,不再足以成为一股势力,不再握有军队后。

  他们也会跟今天的士大夫一般面临尴尬的处境。

  更可怕的是,他们还将失去反抗能力。

  甚至连抗议的力量,也会被剥夺!

  当今,就是这样一步一步的按照他的节奏,改造着这个国家和天下。

  他将绳索,一步步收紧。

  但他的猎物们,在末日来临前。恐怕都还乐在其中。

  然而……

  “这些与吾何干?”袁盎抬起头,看着刘阏。

  早在三十年前。他就已经明白一个道理:跟着胜利者,才能活下去。才能荣耀下去。

  与失败者为伍,无论如何,都是错误。

  不仅仅祸及家人,还要遗留千古骂名。

  就像,那些在诸侯大臣发动政变之时,拿着武器,呐喊着‘保卫天子,保卫社稷’,英勇战死的南军士卒以及陈尸于未央宫和长乐宫中的诸吕亲信。

  他们。难道不是好汉子,难道不是英雄?

  但失败了,自然理所当然的被人踩了一万脚,永世不得翻身!

  还有,周勃,何等英雄啊。

  还不是说驱逐就驱逐,说关押就关押。

  一句‘吾今日始知狱卒之贵’中的辛酸,有几人能知?

  而他袁盎,向来善于投机。

  从诸侯大臣串联之时。他敏锐的发现,诸吕都是饭桶,难成大器,于是果断反水。当了卧底。

  然后,当太宗开始想要收权时,他又第一个响应。当面给周勃难看。

  即使周勃向来与他为善,视为朋友。

  也如现在。

  当袁盎发现。有条船貌似已经在下沉了。

  他当然不会傻兮兮的继续留在这条船上等死。

  他当然会想法设法的跳到另一条更坚固的船舶之上,然后好整以暇的看着沉船里挣扎的落水之人。

  如今的天下。考举大势已成,当今大势已成。

  想要逆转,除非时光倒流。

  但那是不可能的。

  既然如此,那就要顺应大势,不要当那个妄图阻挡历史车轮的可笑螳螂。

  但应该怎样顺应大势呢?

  “当然,是要做当今所想要的做的事情……”袁盎在心里说道。

  他袁盎伺候了老刘家三代天子。

  对这些家伙的秉性,真是了解的无比透彻。

  当今,高祖刘邦,在面临项羽追兵时,毫不客气,毫不犹豫的将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和老爹都丢给了项羽。

  当项羽威胁要烹太公时,更恬不知耻的说了一句:请分一碗给我啊……

  太宗皇帝,看上去似乎爱民如子,真真是圣人。

  但谁又知道,他为了收权,先是毫不留情的驱逐了扶立他的周勃,然后又逼死了忠心耿耿的郅候,及至寻找了一个借口,将为他立下汗马功劳的壮武侯宋昌打落尘埃。

  由此,彻底掌握了军权。

  先帝也不赖,虽然在位不过三年,但剪除诸侯宗室,毫不留情。

  至于今上……

  只能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传说,高皇帝从秦宫废墟之中,寻找到了一卷……”袁盎在心里揣测着:“现在看来,这传言是真的……”

  杨子为我,不以物累。

  老刘家的行事作风,岂非正是如此?

  “所以,于刘氏而言,情义无足轻重,有用才是关键……”袁盎在心里想着。

  就如同古人所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想要不被藏良弓,烹走狗。

  就只能拼命向皇帝证明自己。

  怎么证明?

  一者对内,帮皇帝抚平他想抚平的东西。

  一者对外,帮皇帝做到他做到的事情。

  此时此刻,在袁盎看来,当今所想要做的事情,无非两件。

  一,对内收权,中央集权,要真-->>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