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第八百七十一节 觐见(2)(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p>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怪像?

  武帝为什么要别出心裁,玩武功爵?

  答案就是,现有的汉军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不能很好的刺激民间的高素质男丁从军。

  那为什么武帝那样的雄主,不直接复活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

  反而要去搞一个跛脚的武功爵来修补?

  答案就是,旧有的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要复活到能刺激百姓踊跃参军的地步,需要复活它的授田体系。

  而,汉室当时无田可授。

  除非将告缗没收的土地填进去,但,武帝怎么舍得?

  刘彻其实现在也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

  想鼓励和刺激百姓,进一步的加大征兵工作的力度,就需要授田,而目前汉室在内地无田可授。

  好在……

  “中原无田,然东鸥与安东有的是田啊!”

  所以,刘彻大笔一挥,狭马邑之战的胜利之威,乾坤独断,下令给有军功的士卒军官授田。

  全部按照汉律规定的爵位授田比例授予有功士卒。

  譬如,公士是一百五十亩土地和一个宅子,上造两百亩两宅。簪枭三百亩,不更四百亩。

  但这些土地和宅子,不是在东鸥,就是在安东,在怀化。

  想要得到他们,就必须迁徙到这些地方去。

  而这四个级别的爵位的军人。占据汉军所有兵源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实际上,刘彻是在用土地和政策,诱、惑军人前往这些新得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未来,每征服一个地区,都在当地如此。

  某些遥远之地,直接将授田数和屋舍翻倍,甚至翻三倍。

  以此,既鼓励移民。又能强化控制和统治。

  对刘彻来说,这是最好的办法。

  只是……

  财政支出有些大……

  仅仅是这授田和给士兵建房子,假如,所有士兵都选择移民,那么,恐怕将要支出数万万!

  好在,国人自古恋乡情节极为严重。

  不到万不得已,不会移民迁徙到远离故土的化外之地。

  实际上。会马上选择移民的,只占士兵总数的不到千分之一。

  这就很好处理了。

  不过几百万的支出。就能换来上千户甚至数千户能屯垦守边的军人家庭。

  这买卖,划算的很!

  而不愿移民的士卒,他们的土地和屋舍,可以暂记。

  换句话说,当他们想移民时,跟官府招呼一声就可以了。

  这个帐刘彻绝对会认。

  而且会坚定不移的认!

  除了土地跟房子。

  军人们最关心的。当然是票子了。

  这些奏疏中,主要也都是在报告票子的支出问题。

  本次,马邑之战,汉军俘获匈奴骑兵、贵族,加起来大约两万多人。牲畜接近一百三十万左右,战马二十万匹上下。

  无疑,这是一笔巨大的收益。

  至少在纸面数据上,少府跟其他部门都报告,汉家在扣除了给士卒军官和将军们的赏赐后,起码还能赚个二三十万万钱。

  但这些牲畜,一时半会,没法子变现。

  刘彻也不可能将它们变现。

  牲畜中的牛,每一头,都会进入汉家牧场,作为耕牛的种子,同时也会作为赏赐给那些立功很多的士卒的赏赐。

  羊呢,倒是可以卖卖。

  但刘彻暂时不想变现。

  他打算派人去筛选筛选,找出那些羊毛长的比较长的,当成绵羊来培育。

  绵羊羊毛可是好东西,未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矿。

  至于马……

  就更不可能变现了。

  哪怕是挽马或者伤马也有它的用途——最起码可以跟驴子杂交,培育骡子,作为农用牲畜使用。

  换句话说,这些缴获的战利品,实际上得由刘彻自掏腰包买下来。

  哪怕刷尽小聪明和手段,将价格通过各种‘合理的手段’一压再压。

  它们的价值,也超过了三十五万万钱。

  扣掉制度规定的三成后,剩下的超过二十万万钱,需要赏赐给所有参战士卒官吏。

  好在,刘彻机灵,提前铸了一百万枚金五铢。

  通过金融手段,合理合法的从这些士卒腰包偷走了一万万钱。

  别说刘彻坑啊。

  其实是不得不这样。

  不耍点花招,国家财政就要-->>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