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第四百五十六节 三越(2/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胡的情人以及私生子,都还在汉室享受着国宾的礼遇。

  所以,刘彻一直认为,三越问题,本质上是政治问题,而不是军事问题。

  三越的国民,绝大部分都是用中国文字,行中国礼仪,遵循中国制度的中国人。

  与朝鲜标新立异,一门心思的去中国化,完全不同。

  尤其是东瓯,刘彻有信心,只用政治手段,就可以让其乖乖的自己内附。

  原因在于,东瓯国就在江都国和会籍郡郡兵的火力范围之内,而且,在本质上,东瓯实际上就是过去的吴国的卫星国。

  其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安全全部指望汉室保护(过去是刘濞)。

  一旦汉室撒手不管它,东瓯分分钟就要被人灭亡。

  闽越的情况虽然比之东瓯复杂了些,但也复杂不到哪里去。

  有大义名分在手,再派儒生不断过去洗脑,最多花个十来年,闽越全境都会归附。

  而南越……

  只等赵佗那只老狐狸咽气,那南越国的王族,从上到下,全部是红果果的亲汉派。

  现在的王世子赵胡,将来的赵婴齐、赵兴几代人,统统都是在长安长大,在长安接受教育,在长安生儿育女,等老爹不行才回去即位的。

  有着这么大的优势,只要不是脑残,都能通过和平演变以及颜色革命,兵不血刃即可解决这个问题。

  既然不打算对三越动武,刘彻对三国使者的态度,简直就是礼遇非常。

  刘彻不止准许三国使者可以在长安城自由活动‘一如中国臣民’,还下令许可三国使者去与各自国君的亲人们见面——不管是南越还是闽越、东瓯,各国的国王都有着‘人质’在长安。

  而且,是与之血缘关系非常亲近的亲戚。

  其中,甚至还有国王的情人、私生子一类。

  以前,汉室是不允许这些人与使团私下会面。

  刘彻打破这个规矩,自然让三国使者首先就感动的稀里哗啦,直呼:“圣天子!”

  几天以后,就在刘彻以为,还要耐着性子慢慢来的时候。

  东瓯国的使者忽然拿出了自家大王的奏疏,通过王道秘密呈递给刘彻。

  刘彻看完之后,只有四个字能形容他的感受:天助我也!(未完待续……)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