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第四百二十节 军制改革(3/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咐道:“为两位都尉赐座!”

  等义纵与剧孟坐下来,刘彻这才开口问道:“月前,朕吩咐下去的事情,两位爱卿。办的怎么样了?”

  义纵与剧孟立刻出列拜道:“回禀陛下……,臣等奉诏以来。未敢有一日松懈,如今。已经初步有所成效了!”

  “朕所令传授羽林虎贲两卫将士的数字与操练模式,将士们都学会了?”刘彻问道。

  “回禀陛下,大体已经基本掌握了!”义纵答道。

  剧孟也拜道:“臣亦然!”

  “善!”刘彻闻言抚掌大笑。

  相比考举,羽林与虎贲两卫才是他真正的试验田。

  对刘彻来说,考举出来的官僚,依旧是旧式的官僚,虽然明面上有着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光环,但本质上,选拔出来的官员的做事方法。思维模式和对问题的考虑方式,依旧是过去的老一套。

  靠着这些官僚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力是可以的。

  但指望他们做出什么翻天地覆的改变,给这西元前的世界带来巅峰性的创造,那就是做梦了!

  想要发动工业革命,就必须有一个能理解工业革命的全新思想派系和政治力量出现。

  刘彻选择了将这个全新思想派系与政治力量的孵化室,放到了新成立的羽林虎贲两个他的卫队身上。

  因为,羽林卫与虎贲卫的成员,全部来自于可靠的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即使有人不是,他们丰富的阅历和经验,也足以弥补他们的出身。

  换句话说,这两支卫队是汉室军队中文化程度最高。识字率最高的军队。

  羽林卫甚至做到了全员识字!没有文盲!

  这可真是太了不起了!

  至于羽林与虎贲两卫的军官,哪怕是个伍长,那也有着水准线以上的文化素质。

  跟人谈论诗赋或许不行。但读写能力,最起码是过关了。

  更关键的是。羽林卫的平均年龄是二十一岁,虎贲卫是二十三岁。

  年轻人对新知识以及新思想的接受程度无疑是高于其他年龄阶段的!

  是以。羽林卫与虎贲卫,不仅仅是刘彻用来试验新式武器的嫡系,更是他改造汉室军队的试验田。

  这两支加起来不过三千来号人的天子亲卫,承载着刘彻将汉室军队近代化改革的使命。

  同时,这些人还是刘彻用以平衡文官系统,免得那帮家伙神经发作,自废武功的平衡器。

  正如先贤们所说:国之大,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当然,跟所有事情一样,刘彻从来没有指望过一步到位,一下子就让这西元前的国人理解后世的思想。

  所以,在这一开始,刘彻采取的慢慢的渗透和潜移默化改变军人思想的,或者说洗脑的策略。

  在羽林卫与虎贲卫走上正途后,刘彻除了让义纵和剧孟将这两支军队牢牢控制外,就只交给他们一个任务——将后世的阿拉伯数字以及高中军训时的方法教会所有士兵。

  1234567890这十个阿拉伯数字,可谓是改变后世历史的数字。

  没有这些阿拉伯数字,很难想象,后世的数学发展会走上一条怎样的歧路。

  至少,刘彻对于汉室先行的数学计算方式,很不适应。

  而有了这些阿拉伯数字后,现在的许多只有贵族或者官宦世家的子弟通过勤学苦练才掌握的数学知识,就可以迅速的普及了。

  而不管是阿拉伯数字还是左右左右的一类军训时的列队报数方法,都不太难,一个月时间,就算猪也能学会了!

  当然,对刘彻来说,更重要的是——军队,尤其是他的亲卫的特殊性质,能够排除外界的所有干扰。

  他很难想象,他将阿拉伯数字拿出去给诸子百家去学习使用的场景。

  即使刘彻最终成功的用强制手段推广开来,因此耗费的时间恐怕至少都需要好几年!

  而且,其中遇到得阻力,更会超乎想象。

  贵族与官僚阶级,肯定会从中作梗!

  就像中世纪欧罗巴的教会阻止印刷技术推广开来一样。

  贵族和官僚阶级,绝对不会容忍一种能让下里巴人泥腿子也能掌握的数学方法堂而皇之的大行其道。

  只有放在军队,通过军队来进行普及。

  而且,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在军队里面,哪怕再不合理,再有人质疑的东西,只要上司强力推动,军法之下,没有人敢唧唧歪歪。

  现在看来,刘彻这步棋算是走对了。

  刘彻从自己身上摸出一册用白纸装订而成的小册子,让人拿给义纵和剧孟,吩咐道:“接下来,两位爱卿按照此册上的办法,对羽林与虎贲两卫进行重新编组罢!”

  义纵与-->>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